50+ FiftyPlus
50歲後還不錯!用新的方法,創造自己的理想老後
《媽,別鬧了》原作者陳名珉: 真實生活沒有母女大和解,但媽的改變讓我得到扭轉人生的勇氣
下一篇

為何婆媳問題總似曾相似?德州媽媽:嫁給一個人不是嫁給一家人,尊重他人的界線才能相安無事

《媽,別鬧了》原作者陳名珉: 真實生活沒有母女大和解,但媽的改變讓我得到扭轉人生的勇氣

曾經崩潰跺腳的喟嘆,如今看起來真的好笑。

文/陳名珉 圖/Netflix提供

編按:台劇《媽,別鬧了!》在Netflix播出後,觀眾紛紛從熟齡生活、第二春、家庭觀、親子關係、告別等角度討論,原著《我媽的異國婚姻》作者陳名珉(賈靜雯飾演角色的真實版)則說:這是我們母女3人如何走出家庭泥沼的過程,而看似有勇無謀的瘋狂媽媽,卻是這個家裡最先清醒、勇於改變的那個人,踏出了解決困局的第一步。

採訪時被問最喜歡劇裡的哪一段⋯⋯真是逼得我選擇困難症爆發。我覺得大家都喜歡父親出場的片段(眼淚保證)吧。

除去喜歡,我自己最有感的一幕出現在第11集的最後。王玫玫再次出發澳洲,姊妹送行,在出境的最後一刻,她深深看了一眼2個女兒,然後轉身離開,揚手揮別,沒有再回頭⋯⋯

畫面聚焦在她揮舞的指尖,像蝴蝶翩飛的翅膀。

那一幕非常短暫,但看到她揮手道別的背影,我深感安慰。

這個故事對外可以說激勵大家追求夢想永遠不嫌晚、不要害怕冒險,也可以談談中老年人的人生、第二春,還可以談家庭觀、親人相處,當然也可以談異國婚戀⋯⋯它可以談的事情很多,如果回到故事本身,從我的角度來看,這就是在說我們母女3人如何走出泥沼的過程。

家中沒有輸贏  人生選擇也沒有對錯

我們曾在那座名為家庭的泥沼裡,滿身泥巴的打滾,互相指責、抱怨,試圖把自己的價值觀套在對方身上,強迫對方聽從自己。我們都想要用自己的方式重建家庭,同時指責對方不配合、不負責任⋯⋯

我曾以為自己最終會打贏這場家庭戰爭,但現實是我媽不打了,她無視勝敗輸贏,乾脆地選擇退出。她去打境外賽去了。而留下來的我在錯愕與混亂之際,也意識到了原來這個世界其實很大,在家庭中沒有輸贏,在人生道路上的選擇也沒有對錯,有的只是值得與不值得

《媽,別鬧了》原作者陳名珉: 真實生活沒有母女大和解,但媽的改變讓我得到扭轉人生的勇氣_img_1

看似喜劇的背後,《媽,別鬧了》其實是原作者母女3人走出家庭泥沼的過程。

媽媽的改變  讓我得到想做就去做的勇氣

我總說我媽是個有勇無謀的瘋狂歐巴桑,但仔細想來,這個歐巴桑卻是這個家裡最先清醒、勇於改變的那個人。她甩開我們踏出了解決困局的第一步。

蝴蝶效應。當一個人決心改變,與她有關的每一個人都不得不調整自己的方向

我媽做了大膽的事情,但她的轉變也帶給了我們扭轉人生的機會。

她每次離開台灣時,在機場的出境閘口,到了必須告別的時候,她都會抱我一下,在我耳邊輕聲說「謝謝」,然後轉身離開。她從不回顧,我經常站在新東陽那個位置(不知道的可以去看劇)看著她揮手的背影隱沒在人群中出境。

我非常感謝我媽。她的選擇讓我們得到自由。並不是無人管束的隨心所欲,而是讓我有了依隨本心的餘裕,想做什麼就去做的勇氣。我有時做一些自己想起來都是冒險的決定時,也經常想起我媽出國時揮手道別的背影。我覺得那個背影充滿力量。

那個曾經嘮嘮叨叨數落我們不結婚、不生孩子,嫌棄我賺的錢少、沒出息的煩人老媽,後來接受了一切,她理解了單身是我的選擇,而我妹也已經從渣男的感情世界中畢業。

真實生活哪有戲劇性大和解?  有新想法就有新的可能

是的,現實人生的最後,並沒有什麼皆大歡喜的戲劇性場面,沒有人嫁入豪門、沒有人被褒獎肯定,沒有暴打渣男,或是渣男痛改前非⋯⋯(我妹要是再跟渣男扯在一起,就算對方長得像林柏宏,我也不能原諒)更沒有什麼母女促膝長談、抱頭痛哭(說真的,30歲以後的親子溝通很難是坐下來推心置腹的談心,大概都是一些不著邊際的吃飯聊八卦、吵吵鬧鬧互相放話)、前嫌盡釋的道歉大和解。有的只是日復一日彷彿流水一樣的重新開始。

新的一天、新的心情,新的決定⋯⋯但是因為想法改變,新的開始就有了有新的可能。

另外,我最喜歡賈靜雯那句台詞「我就要見證一失足成千古恨了」,這話有很多變體,在那段歲月裡我反覆說過無數次(配合著氣得半死、嘔血三升、白眼翻到天外天的表情)。每次看到賈靜雯用崩潰表情跺腳說這話的時候,我就覺得人生多麼奇妙,當年我說這些話的時候如此暴躁,如今看來卻真的好笑

我們母女性格其實很像  只是在人生不同階段專注不同事物

最後說一件事。

我在和慧翎(本劇導演)談這個故事的時候,講到最後,才發現其實我和我妹都非常像我媽。我們的本質都與我媽有某一部份的重疊。這個領悟起初讓我倍感錯愕,因為我一直覺得自己和媽媽完全不同。

我媽任性、我理智;我媽瘋狂無厘頭、我卻非常理性務實;我媽輕舉妄動,我心匪石,堅定不移⋯⋯我可以列舉一萬個不同證明我和我媽不一樣。但是說到後來我越來越明白,我們確實是母女。之所以想法和做法不同,只是因為我們處在人生不同的階段,另外,我們專注的事物不同

但在我們各自在意的事情上,我們的行動出奇相似,飛蛾撲火、奮不顧身,哪怕玉石俱焚也不在意。

豁出去」是我們人生共同的關鍵字。

劇集我重複看了8次,從原本置身事外的原作,到最後回到觀眾的立場,大笑大哭,萬千感慨。謝謝老媽,她那脫韁野馬式的瘋狂帶著我和這個家柳暗花明地走出死蔭幽谷,又帶著劇走到今天⋯⋯因為她,我才見到了人生中的不同風景。

這個故事和這部戲的所有成功都來自於這漫長歲月裡的每一個貴人相助和所有人的努力。

誠摯感謝。

(本文轉載自「我媽的異國婚姻—隱時說故事」FB

2022/07/30

此文對你有幫助嗎?50+全站免費,但需要您的贊助,支持好內容製作
https://pse.is/3hg64d

追蹤50+FB
https://pse.is/58arq5

加入LINE
https://fiftyplus.pse.is/4yt2sf

下一篇

為何婆媳問題總似曾相似?德州媽媽:嫁給一個人不是嫁給一家人,尊重他人的界線才能相安無事

50+學院

50+熟齡美妝工作坊:掌握關鍵減齡彩妝技巧
  • 中山藏藝所6樓集會室

  • 2024/03/06 ~ 2024/03/13

50+聲音表達工作坊進階班第4期
  • 台北市

  • 2024/02/29 ~ 2024/04/11

50+生命寫作工作坊 基礎班第12期
  • 中山藏藝所2樓展演區

  • 2024/02/27 ~ 2024/04/02

【50+學院╳享象】熟齡踢踏舞初階班第7期
  • 享象表演藝術場館

  • 2024/02/20 ~ 2024/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