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FiftyPlus
50歲後還不錯!用新的方法,創造自己的理想老後
不想當孤單老人,現在該做些什麼?50+世代800人調查:最後悔沒陪年邁父母、和孩子溝通不足
下一篇

感情變淡,從總是回答「隨便」開始!成熟大人的體悟:迴避彼此矛盾,無法解決根本問題

不想當孤單老人,現在該做些什麼?50+世代800人調查:最後悔沒陪年邁父母、和孩子溝通不足

現在經營人際關係,才有幸福的老後。

文/蔣德誼 圖/Shutterstock  圖表繪製/Hillary

編按:人生進入後半場,在職場、家庭中付出精華歲月的熟齡族,若回顧審視身邊的人際關係,是否也同樣充實無悔?熟齡世代又該如何調適生命不同階段關係中的種種變化?《50+》與復華投信合作進行了「全台第一次!50+世代不後悔大調查」,希望以受訪者的回饋為借鏡,提早準備,或許就能少些遺憾。

在人生的不同階段,我們會陸續建立各種人際關係——家人、朋友、伴侶、同事、同學⋯⋯。在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中,除了生理和安全需求外,人也有情感和歸屬感的需求。家人、朋友,陪伴我們走過生命的旅程,對我們的人生帶來重大影響。

步入熟齡階段,人際關係也會在這個重要的分水嶺出現變動:自己退休、孩子長大獨立、夫妻進入空巢期、父母逐漸老邁需要照顧⋯⋯等。這也讓人不禁思索,若是回顧過往,你是否曾在人生的某個階段,沒能好好處理,或是犧牲、忽視了某些關係?

逝去的時間已無法挽回,但參考前人的經驗提早準備,或許未來能少些遺憾。

2022年,《50+》與復華投信共同合作「全台第一次!50+世代不後悔大調查」,探討熟齡世代在健康、人際和財務的真實心聲。調查以50歲以上之台灣民眾為對象,由遠見民調中心於3月11~25日執行全國性電話民調。依主計處2022年1月人口比例估算,男女樣本各400份,以年齡區分則為50~54、55~59、60~64、65~69歲各150份、70歲以上200份的調查,最終有效樣本共800份。

50+世代,在人際關係上最後悔的事情為何?將來不想成為孤立無援的老人,現在該做哪些準備?

逾8成50+世代滿意現有人際關係  最在意與孩子、父母的關係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50+ 世代對於目前的人際關係,有高達88.5% 表示滿意(圖6)。

不想當孤單老人,現在該做些什麼?50+世代800人調查:最後悔沒陪年邁父母、和孩子溝通不足_img_1

現在最想維繫的關係則為孩子(26.8%)與伴侶 (23.8%)(圖8)。

不想當孤單老人,現在該做些什麼?50+世代800人調查:最後悔沒陪年邁父母、和孩子溝通不足_img_2

若能回到過去,最多人後悔沒花更多時間維繫與孩子(24.3%)或父母(22.1%)的關係(圖7)。

不想當孤單老人,現在該做些什麼?50+世代800人調查:最後悔沒陪年邁父母、和孩子溝通不足_img_3

 

臺北榮總老年精神科主任蔡佳芬認為,這樣的結果,反映了目前熟齡世代的家庭組成和人生階段。因為平均年齡延長和當代社會的氛圍,人們的結婚年齡、工作年限都有往後推移的趨勢。現在還在職場上的50、60世代可能比過去更多,「三明治」階段也隨之延長。

「對上有逐漸年邁的父母要照顧,對下則有正處於青春期的兒女。在工作家庭兩頭燒的情況下,自然很難面面俱到。而且未來這個情況只會更加劇,因為少子化的影響,可以分擔照顧責任的兄弟姊妹變少了,照顧父母可能會更辛苦。」蔡佳芬說。

父母正變老、孩子會長大  如何維繫親子關係,未來才能無悔?

面對年邁的父母,50+世代最常見的懊悔,是過去忙於工作、家庭,和父母相處的時間不足。有時,親子之間還來不及互相理解,父母就已先一步離開人世。本次調查中,想多花時間維繫和父母關係的人,最希望增加陪伴時間(69.5%)(圖10)。

不想當孤單老人,現在該做些什麼?50+世代800人調查:最後悔沒陪年邁父母、和孩子溝通不足_img_4

《50+》曾於FB粉絲專頁上詢問讀者,關於人際關係最後悔的事情為何。留言討論中,即有讀者表示:「沒有放下工作,全心陪伴爸爸走完最後的一段日子是最大的遺憾。」、「最後悔沒開發母女間的談心,⋯⋯對她熟悉卻又陌生,說得貼切些,應該是母女之間沒有做和解。」

除了陪伴逐漸老去的父母,50+世代也希望能多理解年輕的下一代。當問及「最想回到過去維繫孩子關係的哪些部分?」時,有39.7%的人表示,希望能多花時間與孩子溝通( 圖11)。

不想當孤單老人,現在該做些什麼?50+世代800人調查:最後悔沒陪年邁父母、和孩子溝通不足_img_5

隨著孩子逐漸長大,50+世代的父母,或多或少會發現彼此的觀念差異。專長家族治療的心理諮商師陳姝蓉就曾於接受《50+》採訪時指出,5、6年級生經歷過戒嚴、威權的時代,行事作風相對拘謹、保守。而7、8年級自小成長於言論解禁的社會,勇於做自己。若缺乏充分溝通,可能會成為親子衝突的導火線

蔡佳芬也認為,「多數家長都會在意孩子的成長、乃至於教養問題,但過程中卻可能忽略了理解、尊重孩子的感受。現代社會觀念的更新、翻轉速度愈來愈快,也可能造成代溝加深,這會是溝通上容易遇到的挑戰。」

熟齡女性愛孩子,男性更重視另一半!男女都要培養新關係,避免老後孤立

有趣的是,50+男女在步入熟齡階段後,人際關係的重點有明顯的差異。《50+》曾於FB粉絲專頁上,詢問讀者最想斷捨離的東西為何。出乎意外之外,多位女性讀者的答案都是:「另一半」!

本次調查中,當被問及最想維繫的人際關係時,女性最在意孩子(31.5%),回答夫妻或伴侶的人僅16.5%。相對的,男性最在意夫妻或伴侶(31.0%),其次才是孩子(22.0%)(圖9)。

不想當孤單老人,現在該做些什麼?50+世代800人調查:最後悔沒陪年邁父母、和孩子溝通不足_img_6

為何會有這樣的差異?蔡佳芬認為,受亞洲傳統觀念影響,女性常是家中主要的照顧者,也是先生、孩子的主要依賴對象。她常在診間見到失智症的患者,若生病的是爺爺,照顧家屬大多是太太。但若是奶奶失智,大多是由兒女照顧,「因為先生沒耐性、不會照顧。」

然而,蔡佳芬也指出,不論男女,隨著生命步入老年階段必定會面臨「關係的失去」——也就是自己身邊親近的人逐漸離去,可能帶來的悲傷與孤寂感。「很多來精神科就診的病人,會很難過的跟我說,到這個年紀,老伴、老友都走了,只剩他一個人很寂寞。」

當與他人的連結減少時,熟齡世代可能更傾向依賴既有的關係。本次調查中,當問及「對現在的您來說,最想維繫哪方面的人際關係」時,受訪者選擇「孩子」的比例隨年齡增加。50世代為23.3%、60世代為27.7%、70世代則為30.5%。然而,熟齡世代人際圈縮小、生活僅以孩子為重心,也可能造成雙方關係緊張。

如何解決這個困境?蔡佳芬建議,50+世代可盡量培養新的關係,多方建立人際關係的連結。例如,發掘新的興趣和同好、加入可以互相照應的鄰里團體等。除了可以為生活增加新的面向,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也可避免過度依賴於單一關係,讓對方壓力過大,關係惡化或消滅時自己也會感到失落。

每個人活在群體中都需要關係,但太近或太遠都不好。抱持開放自在的心態,不需要等到有朝一日後悔,重要的關係現在就可以好好經營、改善。」蔡佳芬說。

2022/07/27

此文對你有幫助嗎?50+全站免費,但需要您的贊助,支持好內容製作
https://pse.is/3hg64d

追蹤50+FB
https://pse.is/58arq5

加入LINE
https://fiftyplus.pse.is/4yt2sf

下一篇

感情變淡,從總是回答「隨便」開始!成熟大人的體悟:迴避彼此矛盾,無法解決根本問題

50+學院

50+熟齡美妝工作坊:掌握關鍵減齡彩妝技巧
  • 中山藏藝所6樓集會室

  • 2024/03/06 ~ 2024/03/13

50+聲音表達工作坊進階班第4期
  • 台北市

  • 2024/02/29 ~ 2024/04/11

50+生命寫作工作坊 基礎班第12期
  • 中山藏藝所2樓展演區

  • 2024/02/27 ~ 2024/04/02

【50+學院╳享象】熟齡踢踏舞初階班第7期
  • 享象表演藝術場館

  • 2024/02/20 ~ 2024/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