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格當爺奶,如何顧孫又做自己?新竹縣社福與公托支援,育兒養老不心累
友善全齡的城市,讓熟齡世代更放心。
文/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升級當爺奶,是人生另一個階段。嚮往精彩人生下半場的熟齡族群,樂意偶爾當兒女的後盾帶孫,也期望保留一些彈性過好自己的生活。如何讓親情是甜蜜的,彼此支援但不成為沉重負擔?其實很需要政府資源的支持,才能讓熟齡族過得精采、青壯族無後顧之憂、兒少有所托育。
在全國平均年齡最年輕的新竹縣,熟齡爺奶牽著幼小孫子、孫女的手,在全齡共融公園裡散步、遊玩,又或是就近送往優質友善的公托家園接受照顧,再善用社會福利、關懷據點、醫療健檢維護健康,還能開心地與朋友聯誼社交。
年輕世代是家中的經濟支柱,熟齡爺奶比例增加,跟著兒女移居到工作機會又多又好的新竹縣,不論是住在竹北、寶山、湖口各鄉鎮市,孩子的收入所得足以支撐全家三代的食衣住行所需,很常見爺奶入住同棟大樓或附近社區,幫忙照看孫子,形成既深情連結又自由自在的親子關係。
幼有所託,老有所養 熟齡世代能信賴
50後升格為熟齡爺奶的一輩,正是交融傳統與現代價值觀的一代,從傳統上來說,當然希望兒女事業有成,傳承香火,享有親子同樂的圓滿人生,自己也樂意為正在拚事業、忙工作的兒女照看小孫子,成為實質上、心靈上的依靠;另一方面,也不忘享受當下,善用縣府的各項福利措施做到健康保養和才藝進修,豐富生活的樂趣。
在注重教育百年大計的先進智慧城市新竹縣,楊文科縣長承諾,孩子的托育、受教育,由社會處、教育局無縫接軌,首先是提高社福預算,恢復老人年金(65歲以上)每月3,000元及新生兒營養補助,鼓勵年輕人願婚、敢生、樂養,發放第一、二、三胎以上補助金分別為1、2、5萬元,老中青幼全照顧到。
竹縣積極規劃佈建社區公共托育家園及公設托嬰中心,竹東國小成為新竹縣第一所擁有0~12歲優質教學兼顧安心托育的小學。
托育優質友善,學區擴大 祖父母與爸媽都安心
縣府提供優良友善的平價托育服務,家長安心,經濟負擔大獲減輕,今年3月,第三所社區公共托育家園正式收托,全縣首座擁有0至12歲優秀教學兼顧安心托育的小學正式誕生。
新竹縣合法立案托嬰中心家數目前共有74家,其中準公共化者55家,仍有收托名額;核准登記保母人數2,228人,計算仍可收托981人,家長們寬心免煩惱。
楊文科縣長重新劃分竹北學區,希望每個學童都能就近入學。
人口快速增長的新竹縣,為什麼是養育孩子的理想家園?楊文科縣長顛覆一直以來的刻板學區制,增建校舍,新設國中、國小,重新劃分國中小學區並加以擴大,以免就學的容納量體不足,比如竹北市110學年度就已採用新學區方式辦理入學,跟新設的勝利國中、嘉豐國小同樣自111學年度即可招生,每位學童都能獲得良好的教育品質,「文化.科技.智慧城」強調縮短城鄉教育落差,讓爺奶滿意,難怪新竹縣超越六都,「外來人口移居比率」衝上全國冠軍。
在地活躍養老 「一鄉鎮、一日照」需求就近滿足
熟齡後,保健成為重要大事。楊文科縣長為了照顧長輩安康、在地養老、促進活躍老化,社會處配合中央長照2.0計畫,依國中學區逐步布建日照中心,營造銀髮友善城市,讓長輩們生活有尊嚴,健康有活力,年輕世代上班、創業可無後顧之憂。
楊文科縣長落實老、中、青、幼通通照顧的目標,同時瞭解「老大人」需求,廣設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為打造樂齡宜居的高齡友善城市而努力。
縣府積極整備日照等等17大項長照服務資源,提供鄰近社區長者最安全溫馨的依靠,日間照顧服務中心已達15所以上,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含19個原民文化健康站共計117處,巷弄長照站更貼近長輩需求,補助、安置經濟弱勢失能長者住在36家合法立案老人養護安養機構,推廣爺奶配戴著長照智慧手錶,更能即時管理健康狀態。
唯有做到老有所養,幼有所托,新竹縣才能成為安居樂業的地方,讓各個家庭在此都能跨世代共融。
(新竹縣政府廣告)
2022/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