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FiftyPlus
50歲後還不錯!用新的方法,創造自己的理想老後
家人好友同行,71歲完成45公里北橫健走!挑戰者:營養與體力必備,有陪伴更加分
下一篇

我每天微笑起床、微笑入睡!王琄:如何辦到?每天增加1%的成就感就好

家人好友同行,71歲完成45公里北橫健走!挑戰者:營養與體力必備,有陪伴更加分

有溫度的陪伴,生命更豐富踏實。

文/佳格廣編贊助

55~74歲挑戰北橫健行可能嗎?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熟齡族群儘管獨立又自由,但有些事若能與知己、家人陪伴一起做,相互激勵之餘,也為彼此留下美好回憶。佳格食品集團發揮企業的營養強項,搭配運動訓練計畫,為8組熟齡朋友和陪伴者做足準備,也藉由他們的相互扶持、共同完成挑戰,向自己證明寶刀未老,人生還有許多美好夢想等待去實現。

今年春季,佳格食品集團推展「以愛樂活」計畫,邀請平均67.3歲的8位長者,和陪伴者組隊參加6週訓練課程,再以3天時間從大溪走到明池,完成北橫健行的壯遊。

熟齡閨蜜:髖關節開過刀、走一萬步易腳痛,彼此依靠前行

來到制高點1,106公尺處用餐,風景如畫,山櫻如火,71歲挑戰者徐明玉與陪伴者67歲游素珍,兩人相視而笑,「走這一趟,多活好幾年!」

年輕時靠陌生人捐血保住一命,徐明玉發願當志工回饋社會;為了營生,她每天推著上百斤重的小吃攤,養大一雙兒女。53歲退休後,她邊上松年大學,邊實踐當志工的承諾,今年成為志願服務楷模「金駝獎」得主。

得知「以愛樂活」計畫,她想︰「我該走出去多看看!」於是邀請志工好姊妹游素珍做為陪伴者。游素珍一度懷疑自己聽錯了,她兩側髖關節動過手術,老大姐是知道的,她隨後轉念︰「怕什麼?我們可以彼此依靠啊!」

徐明玉有個老毛病,走久容易腳底痛,健行團隊很關心她的狀態;做為單親家長和志工領袖,她早已習慣負重前行,「沒想到備受關懷的感覺挺不錯的。」游素珍描述通過黑漆漆的隧道時,工作人員小心幫忙照亮腳下,走在前頭的夥伴也會高喊「車來了!要小心!」同舟共濟的觸動令她難忘。

家人好友同行,71歲完成45公里北橫健走!挑戰者:營養與體力必備,有陪伴更加分_img_1

徐明玉(右)和游素珍對「以愛樂活」北橫健行活動回味不已,希望還有機會再體驗。

6週體力鍛鍊與營養調整  55後壯遊絕非空想

「以愛樂活」行前6週訓練,由台灣運動營養學會副秘書長,台大家醫科何忠祐醫師主導,搭配營養師、運動教練擬定計畫。營養師提供衛教課程、飲食內容診斷、線上營養諮詢、戶外活動前後飲食提醒;運動訓練師負責設計熟齡運動處方,每次1小時的運動課以漸進式、負荷不過大為原則,鍛鍊不同肌群;行程設計師有近20年戶外活動與登山經驗,並請具備緊急救護執照的護理師隨團同行。

北橫是許多人學生時代的團康熱門行程,佳格透過重溫青春回憶的活動,帶大家重拾身心活力。經兩度場勘,確認大溪至明池段相對安全,活動視團隊平均狀態微調行程,依營養師建議準備健行餐點和行動糧補給品,以桂格完膳做為主要營養補充來源。

本次共15組報名,經評估健康狀態與參與動機,獲選的8位參加者最大74歲、最小55歲,平均67.3歲,他們和陪伴者一同走完3天45公里,其中2位為慢性病患、有腦中風病史,經醫師評估確認都完成挑戰,且對這趟健行回味無窮。

空巢期母女:想讓對方開心別等以後,現在就做

8位參加者以55歲的楊碧慧最年輕,替她報名並自告奮勇作陪的,是26歲的女兒楊子瑩,因為希望媽媽走出空巢期,找朋友發展興趣。在女兒鼓勵下,楊碧慧敞開胸懷︰「我算相對年輕,或許能幫上同行的大哥大姐。」她對訓練課程肯定有加,營養師教導別等渴了才喝水,適時補充可避免體力消耗太快;教練指導在運動前後,應做舒展和緩衝動作。健走時,她把這些知識身體力行,果然輕鬆許多。

家人好友同行,71歲完成45公里北橫健走!挑戰者:營養與體力必備,有陪伴更加分_img_2

楊碧慧(左)和楊子瑩因「以愛樂活」北橫健走,母女間的情感與默契益發篤實。

女兒楊子瑩發現長輩們很容易為小事開心,促發她省思︰「我常想將來要陪媽媽做什麼,如今我會想,何不現在就做,讓她開心?」楊碧慧會藉故吸引女兒注意,提醒對方「媽媽還在呼吸」,也想知道孩子是否依然重視她;這次女兒全程相伴,相處點滴撫慰了老媽的心︰「原來女兒這麼愛我!」

這趟行程讓楊碧慧體會到「找志趣相投的人做感興趣的事,有阻因就一起克服」的快樂。以前,母女總想挑戰強度更大的旅行,走完北橫她們覺得︰只要有心,2、3天的小旅行也能很盡興。

阿北兄弟情:有慢性病、曾腦溢血別怕,好好控制照樣邁開步伐

陳良財和余健明是73歲退役陸軍中校和64歲補習班老師的組合,兩人是志工夥伴,交情好到隨時能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看不出的是,這對豪情兄弟有慢性病,陳良財的糖化血色素破9,須服用降血糖藥和運動;余健民在2000年曾輕微腦溢血,靠復健和服藥大致維持血壓穩定。

第一堂訓練課發現體力跟得上之後,陳良財信心大增,健行時跟隨引導教練的腳步,速度掌握良好︰「這是我首次走北橫,也是第一次走這麼遠,因相互扶持而不覺得累。」余健明懷念地說︰「有登百岳的教練、護理師、攝影師、工作人員……這些年輕人在一旁照顧我們,有緣一起追風追雨是極難得的體驗。」

家人好友同行,71歲完成45公里北橫健走!挑戰者:營養與體力必備,有陪伴更加分_img_3

陳良財(戴眼鏡者)和余健明成功挑戰北橫,證明只要妥善管理健康,老後生涯同樣可以精采。

余健明感謝老哥的信任,陳良財則感念老弟的陪伴,他倆意猶未盡,下一步,想一起挑戰中橫及南橫。奉行「活到老學到老」的陳良財,退役後活躍於各項活動,他和余健明因找到會相互邀約的夥伴,大家一起勇敢逐夢,即使退休,依然能持續創造「啊!原來我可以!」的驚喜。

退休生活是圓夢進行式  多看世界、與人交流,健康到老

曾幾何時,我們讓年輕時未竟的夢想擱淺,其實只要轉換心態,多做些準備,退休後的人生可以是一長串的圓夢之旅。

家人好友同行,71歲完成45公里北橫健走!挑戰者:營養與體力必備,有陪伴更加分_img_4

不要怕人生的風雨,圓夢秘訣無他,做好準備、動起來吧!

這8組「以愛樂活」的參加者,顛覆了人生下半場的生活態度,為大家做了最佳示範——徐明玉鼓勵熟齡朋友趁著腿腳還行,多出門欣賞美麗世界;楊碧慧主張熟齡不能沒有朋友,但不必奢望有人事事與你合拍,可以用不同的朋友圈豐富生活;陳良財建議多走入人群、參與活動,當成投資退休後生活,目標是健康到老。趁現在多活動、多走出來,世界如此大這麼美,我們要用一生去體驗!

2022/06/14

下一篇

我每天微笑起床、微笑入睡!王琄:如何辦到?每天增加1%的成就感就好

50+學院

50+熟齡美妝工作坊:掌握關鍵減齡彩妝技巧
  • 中山藏藝所6樓集會室

  • 2024/03/06 ~ 2024/03/13

50+聲音表達工作坊進階班第4期
  • 台北市

  • 2024/02/29 ~ 2024/04/11

50+生命寫作工作坊 基礎班第12期
  • 中山藏藝所2樓展演區

  • 2024/02/27 ~ 2024/04/02

【50+學院╳六號實驗室】熟齡當代舞課第15期
  • 六號實驗室當代舞蹈藝術學院

  • 2024/01/19 ~ 2024/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