揪姐妹參加三鐵,倒數第3名也開心!杜丞蕓:運動和友情,是中年女子的人生出口
和朋友一起愛上運動,快樂加倍!
文/陳莞欣 圖/杜丞蕓提供
編按:朋友聚會,除了吃吃喝喝,還可以一起變健康!《50+》專欄作家、美國執業中醫師杜丞蕓,在邁向50歲這年和大學時期的好友共同參加鐵人三項競賽。訓練過程中,大家互相打氣、支持彼此。無論排名如何,共同努力過的快樂,就是最好的獎賞。
好姐妹聚在一起,可以怎麼玩?美國執業中醫師杜丞蕓,在即將步入50歲這年,和2位認識超過30年的好友,一起完成了重要的友誼里程碑:以運動素人之姿,完成鐵人三項接力賽。
回想這次參賽經歷,杜丞蕓笑說,姐妹們的三鐵,充滿了「歡笑與可笑」。在上路前,她已近30年沒騎過單車。另外兩位隊友,作家小貓和編劇小阮,也未曾跑過10公里、從未在開放水域游泳。且3人分居加州、台北、台中,賽前一次也沒有合體練習過。最後,她們以倒數第3名的成績完賽。
杜丞蕓(中)和好友小阮(左)、小貓(右)一起參加三鐵。
在行家眼中,這樣的成績或許不值一提,但杜丞蕓形容,「有人陪你一起運動,一起幹譙鐵人是什麼、一起笑到抱肚。這種美麗奔放的心情才是獎盃!」
和朋友一起愛上運動!中年後唯一要超越的是昨日的自己
杜丞蕓回憶,年輕時,她和許多都市孩子一樣:怕髒、怕曬、討厭流汗。尤其台灣學校的體育課,大多是制式化的操練,像是跑操場5圈、游泳10趟等。她形容,這種「死操活操」的課程設計,學生不知道自己為何而做,很難點燃對運動的熱情。
直到移民美國生活,她才發現運動可以很科學、有效率。例如,同樣是暖身,台灣的體育課會要學生跳同一套健康操,但美國教師則說明該伸展哪一條肌肉、如何出力與放鬆。科學化的訓練方式,讓人了解自己的身體,也因此更愛運動。
她笑說,自己原本只做瑜珈、偶爾上健身房「做做樣子」。會接觸戶外運動,起初是出於務實的需求。35歲過後,體能不若從前,有時會感到力不從心。2016年,她動筆寫第一本書,每天會在自家後院跑步。跑完沖澡、吃早餐,頭腦會變得清晰,可以很快進入寫作模式。
有趣的是,許多同齡的朋友也有這樣的體悟。她在大學期間參加性別運動、玩劇場,認識了一群女性好友。畢業後,大家仍有聯繫,也不時相約聚會。近年,她發現好幾位朋友都喜歡參加三鐵等運動賽事。「大家都知道賺錢有數,健康也開始出狀況了。於是,我們這群中年人開始挑戰自己的身體。」
2022/06/11
此文對你有幫助嗎?50+全站免費,但需要您的贊助,支持好內容製作
→https://pse.is/3hg64d
追蹤50+FB
→https://pse.is/58arq5
加入LINE
→https://fiftyplus.pse.is/4yt2s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