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伴侶或晚輩忠告,怎麼表達比較適當?這句地雷慣用句記得避開
你認為好的,不一定對別人就是真的好。
文/王高來 圖/Shutterstock
編按:想給孩子、伴侶或晚輩忠告或建議,怎麼表達比較適當?才不會淪為情緒勒索?有些生活慣用句,其實是具有道德和情緒綁架意味的話語,應如何避免?
要我聽了別不高興、限制我情緒感受的那個學姊,最後是以下面這句話來替她冗長的忠告做總結。
「我是為你好才這麼說的。」
當下我真的很傻眼,心想:有沒有搞錯啊?這是什麼狀況?5秒前她才講了一堆像是在沙漠裡要注意防洪的鬼話,現在又打算自己決定哪些話對我好不好,這不是該要由我自己判斷嗎?
一個好的忠告,可以改變人的一生。我曾聽過這樣一段話:「雖然有人聽了忠告可能會不開心,但如果因為對方不想聽你就絕口不提,真理就會在你的嘴裡打轉,最後變成蛀牙。」因此,他要人們別執著於無謂的貼心,而要積極給予他人忠告。對這類的「忠告愛好者」來說,「我是為了你好」這句話是能限制聽者的判斷、提高自己言論正當性的最佳用語。
「我是為你好才這麼說的」 言外之意是⋯⋯
1. 這事對你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2. 你要明白我是為你好。乖乖接受我的忠告吧!
「為了你好」這句話,是強迫對方接受「我說的這些絕對對你有幫助」或是「即使你聽了不高興也要接受」的觀點。
你的忠告可能是對的,但也可能完全不適用。即使你說的的確屬實,但要不要接受那個忠告是對方的選擇。我們要學會以課題分離的方式,對待別人的人生。
要壓榨職場新人時,這種說法就是最無懈可擊的藉口,例如:「剛出社會就是要多磨練,把抱怨的時間拿來學習吧,我這麼說都是為你們好。」
此外,當與自己做出不同選擇的人過得比你好、讓人嫉妒時,這句話也常被拿來使用。這類的忠告往往具有「你的選擇其實並沒有那麼好」的暗示,使對方忍不住思考自己的選擇究竟是否正確。
雖然說話者看似以擔憂的方式來表達想法,實際上卻是想減緩聽者自我成長的速度。若和的「你聽了可別生氣」一起使用,更具有錦上添花的效果。如此,不論對方要做什麼決定,你都可以先下手為強,制伏對方。
「我是為你好才說的,你聽了可別生氣。」
如果你在潛意識裡,真的認為這麼說是為了對方好,那這句話就更無懈可擊地發揮了束縛別人行動的力量。
真心為對方好 應尊重他的想法與選擇
當我們聽到對方這麼說,表示他是為我們著想,應該要感到高興才對,但為什麼心情反而很沉重呢?
因為其實我們知道,這種表面上聽起來是「為了你」,但隱藏在背後的意思其實是為了他自己,只是透過各種話術包裝,企圖以催眠的方式進攻你的心防。這種以愛之名的情緒勒索,會發生在親子、師生、朋友、情人、夫妻、上司下屬等任何人際關係上。
如果真的是為了對方好,不是應該尊重他的想法與選擇嗎?更何況,你認為好的,不一定對別人就是真的好。
若是真心為對方著想,或希望對方能進一步仔細思考後再做決定,用「說實話,我真的認為⋯⋯」會比較適合。
(本文摘自王高來著,《這樣說話很傷人: 關於白目、討人厭與情緒勒索的毒舌辭典》,時報出版)
2022/05/31
此文對你有幫助嗎?50+全站免費,但需要您的贊助,支持好內容製作
→https://pse.is/3hg64d
加入50+網站會員!即享專屬7大權益
→https://pse.is/44efyk
實踐夢想的第一步「50X50夢想計畫」
→https://pse.is/3gf6f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