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宜蘭縣政府廣編企劃
什麼是真正的好命?以前的人只求長壽,現代人追求活得老又好!透過社會參與、健康促進等活動,不僅可以延緩老化,更能預防慢性疾病,維持身心健康。
家住宜蘭的張阿公和李大叔幾乎每天都會到社區的活動中心報到,這天兩位長輩一碰面,就不約而同湊到公佈欄前,只見李大叔開心歡呼道:「哈哈!我成為這週的『武林盟主』了!」張阿公在一旁則不甘示弱地說:「要不是我這週要去醫院復診拿藥,少上了幾堂課,你才沒有機會贏我呢!看著吧!下週的武林盟主一定是我。」
自從宜蘭開始推動全國首創的「健康存錢筒‧愛的零用金」計畫以來,長者們只要到社區中的關懷據點參加各項健康促進活動、講座,就能獲得健康點數,而這些點數不僅可以用來兌換生活用品,也成為長輩們心中不能輸的一項榮耀競賽,無形中,宜蘭的長者越來越注重自我健康照顧,生活也更有活力與目標。
中高齡者是罹患慢性病的危險族群,應該從55歲前便開始善加保養,降低身體機能老化程度,為防止衰老盡早做好準備,更重要的是減少罹患慢性病的機率。
社區關懷據點提供健康促進、餐飲服務、關懷訪視和電話問安等服務,是社區長輩熟悉也是與同儕交流的環境,現在更新增愛的零用金,鼓勵長者為了健康多活動。
宜蘭縣推多元健康促進活動 鼓勵長者動起來
宜蘭縣的高齡長者人口高於全國平均值,縣長林姿妙表示:「高齡化是世界的趨勢,推動社區長者在地照顧與支持網絡自然刻不容緩。」同時她也語重心長的呼籲:「健康是自己的,要靠自己儉!」如果中高齡者平時都能重視身體健康,不但可以遠離病痛折磨,也能降低醫療體系的負擔,因此宜蘭縣政府這幾年不斷用心推出多元化的社區健康促進活動,鼓勵長者踴躍參與。
目前宜蘭縣內共有132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宜蘭縣政府社會處林蒼蔡處長提到,去年國內疫情嚴峻時期,為了長者的健康安全,希望高齡族群盡量減少外出、避免群聚,但又能待在家中不會感到無聊,縣府計畫與有線電視公司合作,透過公用頻道推出「宅一起。守護您」系列課程,邀請人氣教練上節目陪伴長輩在家做運動,一起度過防疫日子。
55歲以上專屬的集點遊戲 存健康、換生活好物
今年宜蘭縣政府又推出「健康存錢筒‧愛的零用金」計畫,希望用「存健康、換點數」的概念,鼓勵中高齡者恢復如常的社交生活,每天到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參加健康促進課程、講座、跳舞、運動等活動。
活動針對55歲以上的宜蘭縣民,參加如預防及延緩失能課程可獲得3點;健康講座可獲得2點;健康促進課程可獲得1點,此外,定期量血壓、測體溫也同樣能獲得點數,希望幫長輩們養成更加注意自己身體狀況的習慣,進而達到慢性病良好控制、延遲老化的目的。而累積的點數,就可以在「好生活柑仔店」行動車中,換取實用的日常生活物品,如防疫物資、毛巾、牙刷、洗碗精、洗衣粉、肥皂、燕麥…等。
「好生活柑仔店」每月會到132個據點巡迴,提供長者點數兌換生活好禮的服務,自2月上路至今廣受好評。
林蒼蔡處長解釋,「好生活柑仔店」行動車不僅是積點兌換物品的據點,也提供社區巡迴關懷服務,藉由與長者的互動,主動關心和提醒每位長者健康建議。最有趣的是,每次巡迴行動車剛抵達,就會看到不少阿公阿嬤已經拿著點數兌換券引頸期盼,準備好要換取自己想要的物品。看到長輩們在車前挑選物品時一臉開心的模樣,彷彿回到童年時期,用積存已久的零用錢,在柑仔店買零食、玩具的純真光景再現。
集點不只自我滿足 再創自我價值、對他人有貢獻
有些長輩們甚至會認真做筆記,記下自己下一次想兌換的物品和點數;還有長輩會彼此較勁,比賽看誰能在短時間內獲得最多點數,各種社區活動都不缺席;也有長者建議,可以將社區公益活動、資源回收列入積點方式中,因此現在像是公園、社區環境的清掃工作,因為想要加入的長輩非常多,還得用登記排隊的方式!每天清晨,就能看到一群頭髮花白的服務志工,拿著掃帚、畚箕,用心將社區的每個角落打掃得乾乾淨淨。
最讓林蒼蔡處長感動的是,有的長輩將換來的物資,再捐贈給社福單位,對於他們來說,參加活動不只能讓身心更健康、換取有用的物品,還可以使生活更有目標和樂趣,尤其是從事社區服務,更能為長者們創造滿足和成就感。
宜蘭縣推動高齡者參與志願服務,以善用其專業與經驗,進入社區建構長者服務長者模式,不僅讓長者生活更有目標和樂趣,更能為長者們創造滿足和成就感。
「健康存錢筒‧愛的零用金」計畫與「好生活柑仔店」行動車自今年2月展開以來,從4,422人集點,核發點數共計4萬2,470點,至3月份迅速增加到6,070人集點,核發點數共計18萬6,900點,成長率十分驚人。林蒼蔡處長觀察到,宜蘭縣內的高齡人口雖然多,但普遍65歲左右的長者仍十分健康,因此將來除了希望結合社會企業力量,將計畫量能擴大之外,也要鼓勵長者展現自我價值,實現由初老來照顧中老;中老來照顧超老長輩的理想目標,讓宜蘭不只宜居,還處處充滿溫暖與人情味。
(宜蘭縣政府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