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後隨心生活但堅持運動!李艷秋:照顧好自己,就是對伴侶和孩子好
運動超划算,有付出就有收穫。
文/陳皓嬿 圖/《健腦工程》
編按:資深媒體人李艷秋的退休後竟然每天睡到自然醒!過去為新聞忙碌,退休後終於為自己過日子。她的退休生活如何安排?
以前我的生活是這樣:早上起床看工作相關的資料,然後開會、分配工作、開會、化妝、錄影、後製剪接,12個小時連續工作,沒有一刻放鬆。即使去掉吃飯、睡覺,剩下時間也仍在做跟新聞工作相關的準備,找資料、查證新聞⋯⋯每天只有工作、工作、工作,幾乎占一天的全部。
我和李濤沒有什麼社交時間,朋友聚會我們也沒時間去,因為平常你有空的時間,人家早就吃完飯了,不可能等你。至於周末假日,我只想好好補眠或跟家人互動,而長一點的休假,我只想趕快離開這裡、換個環境,希望不必再想工作的事,最好沒人找得到我。
我就這樣過了20幾年,現在回想起來,那時的壓力真的很可怕,我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麼熬過來的。
曾經很拚對自己有交代 退休後壓力拋腦後
退休後的第一天早晨,沒有同事跟電話來找我,再也不用盯著工作上的每個細節。我坐在床上,想著這是怎麼樣的日子啊?雖然還不太習慣,但那天,我對未來充滿期待,覺得我展開新生活了,這可能是我人生裡最棒、最美好、最快樂、最沒有壓力的一段時間。
我可以睡到自然醒、睡眠時間長短可以自己調配。因為不用開會,早上多了些自己的彈性時間,可以做自己喜歡吃的東西,或去喜歡的餐廳吃飯,不用每天吃便當度日。下午的時間我通常用來運動、蒐集寫稿資料,工作反而放在晚上,吃完晚飯再開始寫稿。
哎,我說,這才是人生,這才是在過日子嘛!終於可以過自己想過的日子、吃想吃的東西、去想去的地方,這和過去是不同的感覺。
就連工作都是,我想做就做,不想做就耍廢。人生可以自己掌控,可以有個耍廢的階段,簡直太幸福了。我不是選在年輕時就耍廢,那代表你什麼都做不成;我把我該做的工作都做完了、而且對自己很有交代,所以現在耍廢反而是「對自己很好」的一種獎賞,我要好好享受。
難改2件事:追蹤新聞和晚睡
以前看我父母的退休生活,總覺得好無聊啊,如今輪到自己退休,我卻覺得一點都不無聊。像我之前有些古箏基礎,退休後去上了古箏課,要記譜又要活動手指,很忙。我還去上了其他以前沒時間上的課,把這些行程加上運動的時間排一排,其實行程也挺滿的。
運動成為李艷秋每天的行程之一,持之以恆很重要。
然而難改的有2件事:追蹤每日新聞和睡覺時間。
畢竟我20幾年來的人生就是跟新聞綁在一起,所以新聞在現在生活中也不可能退位。我的手機上永遠有最新的即時新聞跟消息,這是我的職業病,也是我保持跟社會連結、不脫節的方式,我不想讓自己活在雲端。
至於就寢時間,我覺得沒辦法改。先前工作時間很長,我只有半夜才得以安靜獨自思考、不受打擾,所以養成凌晨才會想睡的習慣。這我原本一直很想改,你看中醫都會說要早睡早起啊、什麼時間入睡才能養肝啊⋯⋯可是我實在做不到,所以最後還是照自己習慣。晚睡會有什麼壞處我不知道,但我覺得現在身體健康方面都還滿好的。
健身加重訓 壞膽固醇明顯下降
而退休後開始重訓,養成運動習慣,說來很無奈。以前工作的時候根本沒時間運動,那時怎麼可能要同事等我一下,我先去外面跑個半小時,回來再繼續開會?所以我放棄運動,唯一比較認真在做的就是每天早上,我跟李濤會要求自己從地下停車場一路爬樓梯到10樓辦公室,這是我們一天中唯一的運動時間,後來還成了電視台的獨特風景。你說休假去運動嗎?我們只想好好休息、睡覺,頂多散散步。
但現在有自己的時間,我就想,我們是否該對自己好一點?過去公司每年都要我們去健檢,如果有紅字,我通常也就略過算了,沒時間處理,或處理了也沒用,從來沒有好好去理我的身體。現在我會很認真對待這些數字,希望能積極改善、把自己料理好,這是這麼長久以來,我真的很想為自己做的事情。
我跟李濤選擇重訓,是因為知道很多長輩肌無力,走路、爬樓梯都吃力,所以我們想建立好肌力。我們30多歲就不斷流失肌肉,走路、爬樓梯越來越吃力,已經在退化。身為連跑步機都不會用的菜鳥,我們找了教練協助,讓我們安全地展開訓練、不會受傷。這很重要,因為一受傷你就會退縮、不敢運動,我們希望能避免受傷,慢慢進步,建立自信。
2019年,我的健檢報告上面寫著低密度膽固醇(壞膽固醇)濃度是130 mg/dl,太高;高密度膽固醇(好膽固醇)則太少,只有41。但2021年我的壞膽固醇明顯下降,只剩87,而好膽固醇幾乎翻倍上升,來到75。
運動是有付出就有收穫的事!超划算
雖然開始運動第一天就是撞牆期,你得與痠痛共存,但我和李濤總會互相砥礪、分享成就感。其中一個人遲疑今天要不要去運動,另一個就會說「去啦,還是去一下」,就這樣走下去。運動是「你付出多少就得到多少,不付出就得不到任何東西」的事,有痛就有收穫,這點讓我覺得很划算,因為工作不見得認真就有收穫,但運動一定有。
這是一個考驗自己有多少耐力跟恆心的挑戰,畢竟你要放棄也沒人知道,但你自己就是過不去。找一個離家近的健身房,就是颳風下雨你想不去都沒藉口,把外在條件設定好,你就會越來越少藉口,唯一的藉口就是你懶了。
努力重訓,增強肌力,運動是有付出就有成果的事。
照顧好自己 就是對家人好
現在我只要今天沒動,就會沒精神,這表示運動已經是我生活的一部分了。我們出去旅行,第一件事一定是確認旅館或附近有沒有健身房。
運動給我信心,讓我能走更遠的路、完成很多過去體能上完成不了的事,也能玩得更加開心。
我對現在生活最滿意的是,「我能掌控自己想要過什麼樣的日子,不再被任何事牽著鼻子走」。當我可以做「對自己好但不自私」的事情,就表示我對我的伴侶和孩子也很好,因為他們不需要擔心我生病、虛弱,或憂慮我很多事做不到,需要照顧我、替我做很多事情。我讓他們知道,那些負擔我自己處理。
對自己好,就是對愛你的人好。
(本文摘自陳皓嬿著,《健腦工程:預防失智的12堂大腦建築課》,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出版)
2022/05/04
此文對你有幫助嗎?50+全站免費,但需要您的贊助,支持好內容製作
→https://pse.is/3hg64d
追蹤50+FB
→https://pse.is/58arq5
加入LINE
→https://fiftyplus.pse.is/4yt2s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