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村、安養中心、共生宅,高齡住宅優缺點為何?家屬、參訪者的第一手觀察
人老、屋老的時代,老後的家能否有更多選項?
文/陳莞欣 圖/王錦俐提供
編按:根據統計,台灣在2025年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老人、老屋愈來愈多,在宅安老未必是人人可實現的理想。倘若老後想搬進養生村、銀髮宅、共生宅或其他高齡住宅,有哪些優缺點?實際入住機構,生活又是如何?《50+》採訪有實際參訪經驗的讀者,以及養生村住戶的家屬,分享他們對高齡住宅的第一手觀察。
老後的日子,你想住在哪?《50+》日前在臉書上提出這個問題,引發熱烈迴響。逾百則留言中,不少人提及「喜歡住家裡」。衛福部在2018年發布的《老人狀況調查》針對65歲以上民眾所進行的抽樣調查也顯示,在生活可自理的前提下,僅12.7%的人願意住進老人公寓或安養機構。
在熟悉的家中度過老年生活,是多數人的盼望。然而,隨著年齡增長,人的體能可能衰退,生活型態亦隨之改變。倘若原有的居家環境並不適合老人安住,我們該何去何從?
獨居太寂寞、擔心昏倒沒人顧 不住自宅有更好的選擇嗎?
73歲的Gino,曾在美國工作多年。前幾年回台後,他一個人住進台中的公寓,生活卻愈來愈孤單。他形容,自己的活動空間幾乎只剩飯桌和床鋪。「走出房門想與人互動,也只有路人甲」。有次撞到廚房設備,頭破血流無人照看。最近,他決定搬入長庚養生文化村。不只是出於安全考量,也期待能有更多參加活動、與人交流的機會。
2022/04/27
此文對你有幫助嗎?50+全站免費,但需要您的贊助,支持好內容製作
→https://pse.is/3hg64d
加入50+網站會員!即享專屬7大權益
→https://pse.is/44efyk
實踐夢想的第一步「50X50夢想計畫」
→https://pse.is/3gf6f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