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FiftyPlus
50歲後還不錯!用新的方法,創造自己的理想老後
陳艾妮專欄|時候到了如何不被強留?人生最後尊嚴:急救與保險制度的省思
下一篇

彭樹君專欄|成熟女子的氣魄:沒有誰能折磨一個人,除了他自己

陳艾妮專欄|時候到了如何不被強留?人生最後尊嚴:急救與保險制度的省思

活著,希望可以自主、尊嚴、自然。

文/陳艾妮 攝影/影巷26號

編按:生死不由人,該走的時候如何走得自主、自然、有尊嚴?陳艾妮分享2則故事,或許你我身邊也有這樣的狀況。她思考著,「急救(救護車)與保險制度」造福了我們,但也想著如何不讓「急救(救護車)與保險制度」阻止我「自然、好好地走」?

最近,2個畫面停留在我的腦海裡,它們久久不去。這些畫面你我都看過,但有深入地覺悟到嗎?我要描述給大家聽聽、看看、想想!因為,事關人努力一生、是否在最後擁有意志自主及身體尊嚴的大事。

老先生路倒被急救插管  因兒女意見不同無法拔管

第1個畫面:朋友的父親86歲,妻子過世後,一人獨居。身體健朗,個性隨和,生活自理。平日自己去公園和人下棋,坐公車去泡溫泉,坐高鐵去找朋友……且和最照顧他的我的朋友講好:不急救,要樹葬,發生事情時要「自然」!就在朋友和父親好好地餐聚一週後,父親在路上突然倒下,被通知時3個孩子看到的父親已被插管急救成功,躺在加護病房了。

接下來的戲碼,就是3個孩子意見不一致,朋友要照父親意願拔管,但平日少照顧父親的2個住在外地的孩子堅持要救。因為政府德政及保險金,每天1萬元的費用有人支付,沒差……等到了期限後出院再繼續……

朋友發現,醫生們天天在目睹這種情境上場,唯一的表示就是「一切由家屬決定」。要明白,醫療費的產生,本來就是醫院存在的功能。就如同我很早就聽到的一句話:「對好戰者而言,只要戰爭繼續,就是勝利。」一個人是否要醫護急救,一場仗要快快結束還是要繼續……不同立場的人,看待就不同。這個領悟,讓我感到雞皮疙瘩!

這件事告訴了我們,人生最後因為成功的「急救(救護車)與保險制度」而可能「被」躺著受苦。更重要的是,這個狀況要拖多久?朋友的父親躺著等待人生的最後,不由自己決定:由兒女一致同意時才能決定,或由自己的身體功能全部停擺時決定。這位本可以含笑無憾無痛而「走」的老先生,沒有能力自己決定。這個領悟,讓我感到毛骨聳然,活在進步的「急救(救護車)與保險制度」社會裡,人的最後,是如此的「不自主、無尊嚴、不自然」?

母親插管在床的每一天都有保險費  兒女難以放手

第2個畫面:

在醫院工作的朋友告訴我這樣的個案。一個才50出頭的媽媽發生意外而被急救了。因為她有2個保險,插管在床的每一天,每個保險每天要支付她5千元,也就是說,只要她還活著,每天她能得到的支付是1萬元。即,每個月是30萬元。

她的2個兒女,從媽媽離開醫院送到民間照護機構後,就都辭職不再上班,因為扣掉付給照護機構的費用後,他們從此不必工作了。只要母親的一口氣還在,他們的餘生從此就過著優渥的生活。這位老母親最後送給兒女的「禮物」,就是不尊嚴地靠機器「活著」而讓孩子們生活無憂。朋友說,類似的個案,太多了。

這2個畫面,讓我對「急救(救護車)與保險制度」有了全新的觀點!本來,它們都是時代所賜,是為了保護及照顧人命而產生的。但,就這2個畫面而言,大家想想,「急救(救護車)與保險制度」是否是既「利」又「害」的時代產物?

朋友健檢,查出了心臟有問題,他的反應是:「這樣最好,與其將來是洗腎、換肝、癌或殘,不如一下子就走了來得好命。」結論是,心臟有病有利於突然「自然地走」,不必被病或殘漫長地摧殘糟蹋。

那位父親倒下的朋友跟我說:事先講好的沒有用,父親倒在路邊被熱心的人通知救護車,車來一上車就被急救了。保險界的朋友也曾告訴我,在遺書上寫了不要急救,在健保卡上註記不要急救都沒有用,因為「生死不由人」,何時何處倒下沒人事先知道,倒下的人已沒有意識與意志,無法預防一上救護車就被「救」,就被「留人」了。

生死不由人  時候到了如何不被強留?

不知這個些資訊是否正確?歐美老人的最後,躺床的時間是2週(編註:此為「政策目標」而非實際情況);而我們的老人,拜醫護系統的發達,卻可能是要拖7年、8年甚至更久。

在我辦雜誌的那幾年裡,我寫的文章提到的是「有1/3的老人欠缺陪伴」,現在,自己也到了所謂「老年」的我,看到的是:有更多的老人需要陪伴,若有陪伴,陪伴他們的多半是外勞(據說老人最後的8年陪伴者都是外勞)……

我沒有能力判斷這些資訊的正確性及誤差度,但就我們身邊可看到的實例,「急救(救護車)與保險制度」,讓許多人無法按照「自然法則」而怡然地走,而是被安排成一個折磨自己、拖累子女、占用床位、大量消費、花盡財產的「不自然生物體」。

孤獨生活的人越來越多,年輕人單身是他們的瀟灑選擇,但病衰的老人,孤獨讓他們面對的「孤單生活及孤獨死的命運」,有現實的壓力及可怕的場景。

制度,決定人的行為。婚姻法,會決定離婚率的高低。「急救(救護車)與保險制度」,會決定現代人餘生的品質。如今,我對「生死不由人」這幾個字的感悟已不同了,「生死不由人」說的是:現在的人怎麼死,已不由閻羅王說,閻羅王要收人的時候,「急救(救護車)與保險制度」會把人「留下來」。這種「留下來」的日子,充滿痛苦與難堪,不要吧……

做好人生最後最重要功課  時時可死、步步求生  

我會說,「急救(救護車)與保險制度」造福了我們,但我也在想:如何不讓「急救(救護車)與保險制度」阻止我「自然、好好地走」?如何跳脫出這個現況?如何為自己爭取「能自主、有尊嚴」的最後一刻?我們不談「安樂死」這麼大的議題,我也沒有立場天真地決定「救護車要救意外傷殘,但不要救85歲以上的人」這樣完全不可能的決策……但每個人都要為自己負責、人人都該預防重於治療,我至少要想辦法讓自己在有意識時安排好人生最後的場景,或預防自己最後無自主意識時,身邊能有人能執行我的意願

我不願被熱心、好心的「急救(救護車)與保險制度」或到處都有的「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安排成一個不自然的、被別人消費的「半活體」。

我的人生所有想做的事都做了,夢想都實現了,在「時時可死、步步求生」的狀態下,我是計劃要長壽到100歲的!既然意外與明天不知哪個先來,我就該事先安排好這個人生功課。我以輕鬆愉快負責的心情,想著這一件事,你呢?「五福臨門」的最後「善終」,是帝王將相、智愚賢不肖的人人的權利,這是人生最後的、最重要的功課,你做好了沒?

2022/04/25

此文對你有幫助嗎?50+全站免費,但需要您的贊助,支持好內容製作
https://pse.is/3hg64d

追蹤50+FB
https://pse.is/58arq5

加入LINE
https://fiftyplus.pse.is/4yt2sf

下一篇

彭樹君專欄|成熟女子的氣魄:沒有誰能折磨一個人,除了他自己

50+學院

50+熟齡美妝工作坊:掌握關鍵減齡彩妝技巧
  • 中山藏藝所6樓集會室

  • 2024/03/06 ~ 2024/03/13

50+聲音表達工作坊進階班第4期
  • 台北市

  • 2024/02/29 ~ 2024/04/11

50+生命寫作工作坊 基礎班第12期
  • 中山藏藝所2樓展演區

  • 2024/02/27 ~ 2024/04/02

【50+學院╳六號實驗室】熟齡當代舞課第15期
  • 六號實驗室當代舞蹈藝術學院

  • 2024/01/19 ~ 2024/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