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後的快樂不必外求!薇薇夫人:當人生舞台只剩自己一人,還可以獨舞
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文/樂茝軍(薇薇夫人) 攝影/影巷26號
編按:無論是一個人獨居或是兒孫滿堂,沒有人可以永遠陪伴在自己身邊。樂茝軍(薇薇夫人)提醒,當人生舞台舞伴愈來愈少,要清楚自己的快樂究竟從何而來。
2018年底,當新冠肺炎還沒侵襲人類時,曾和幾位陌生朋友有一次聚會。散會時有位朋友走在我旁邊,有點欲言又止的。我問,搬來過新生活還習慣嗎?她幽幽地說還好啦,只是喜歡跳舞,以前都參加舞蹈班,有很多舞伴一起跳,很帶勁很快樂,現在沒有舞伴,有點不習慣。
「妳可以一個人跳啊!」我脫口而出。「一個人?」她瞪著我。
其實我是舞蹈大外行,喜歡欣賞,也是雲門舞集的資深觀眾,看過很多場又美又有深度涵義的舞,而其中已故舞者羅曼菲的獨舞,印象特深。10幾分鐘獨立舞台旋轉的舞姿,出神入化,彷彿進入深邃的宇宙。現在每次去淡水雲門劇場,都會在那荷池中她的雕像前,追憶她那場獨舞。
人生舞台舞伴會愈來愈少 為自己獨舞吧
早就有人說過,人生是個舞台,演完他的角色就下台了。幾乎每個人年輕時在自己的舞台上都是熱鬧的,「生、末、浄、旦、丑」各色人都有,但歷經歲月的沖刷,台上的人愈來愈少,最終只剩自己一人。共演的、共舞的都不在身邊了,可是你的戲還沒完,舞還要跳,那就演獨角戲,獨舞吧!只要你融入於戲,融入於舞,仍然可以享受其中的樂趣。
有位老友從沒受過舞蹈訓練,她最喜歡在家放音樂,獨舞。我笑說,妳沒學過跳什麼舞呀?她回說,妳沒聽過「手之舞之,足之蹈之」這句話呀,跳舞就表示我的心情,樂起來就手舞足蹈,不必學。再說妳總讀過李白的「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這句詩吧,李白哪會學過舞蹈!她回了我一大段,我大笑起來:「好了!那我們共舞如何?」以後我也常學她獨舞,我們都是獨居。
很多人很怕「獨」這個字,不過奇怪的是,人在年輕時拚命爭取獨立,老後卻怕孤獨。忘了在哪裡讀過一段林語堂談「孤獨」兩字,說「孤獨拆開來裡面有孩童、有瓜果、還有蚊蠅,可以撐起一個巷子口的傍晚。」幽默大師是說孤獨的心情可以挺熱鬧的吧?
人生最後都是一個人 活著必須學會娛樂自己
其實我更能體會英國小說家波伊斯(John Cowper Powys)說的:「喜歡孤單的人入老後快樂會增加,反觀不喜孤單的人入老後快樂會等比例地減少。」我想老後的快樂是一個簡單的形容詞,其實就是平靜、滿足、自在,這些都不必外求。
一個人在家聽音樂手舞足蹈就是快樂,必須「外援」的快樂會受限於人。譬如打麻將,缺一角就不行,你的快樂立刻受到影響;和別人共舞很快樂,但獨舞應該也很樂;合唱很快樂,獨唱應該也很樂;如果你是真的喜歡這些,不會因獨舞獨唱就不快樂。
人生最後都是一個人,就算兒孫滿堂,他們也不能陪你做你愛的事情,除非你沒有什麼喜愛。老後曾經共舞合唱的老友也都很難聚會了,你活著必須學會自己「娛樂」自己。我很高興學會了3C產品,天涯海角都能如在眼前,仍然能像從前那樣聊天,朋友是不能少的。我們不能共舞,但在自己的空間獨舞,也能和朋友分享。
任何一個「舞伴」都不可能陪我們走到人生的盡頭,那麼,何不獨舞!
(本文摘自樂茝軍(薇薇夫人)著,《九十挺立,繼續舞向終點:薇薇夫人自備快樂的不老晚年》,天下生活)
2022/04/17
此文對你有幫助嗎?50+全站免費,但需要您的贊助,支持好內容製作
→https://pse.is/3hg64d
追蹤50+FB
→https://pse.is/58arq5
加入LINE
→https://fiftyplus.pse.is/4yt2s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