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歲罹大腸癌開始做重訓 Amy:讓心鬆開、肌肉強壯,生命自然會順順往前走
學會張弛有度,是生命最好的狀態。
文/陳莞欣 攝影/日常散步・李盈靜 內文圖片提供/Amy
編按:一場大病,會成為生命重要的轉折點。《50+》讀者Amy,在52歲時意外罹患大腸癌。病後,她真正領悟愛自己的道理,也開始接觸重訓,讓一身強壯的肌肉成為自己最好的依靠。身體有力量,心情放鬆了,生命也自然變得順遂。
「心舒服了,身體就舒服了。」與《50+》讀者Amy碰面之際,她剛從大腸癌治療畢業將近一年。她說起病後的改變,練重訓2年,已能夠舉起70公斤的重量。她也考取4張證照,計畫未來要推廣熟齡族群和癌症病友的健身教學。
病後的身體變得強壯,心情則是前所未有的輕盈。Amy笑說,「雖然想做的事很多,但要是我今晚就走了,也不會怎麼樣。」能喜歡自己當下的狀態,心中就沒有任何不甘。
Amy說起癌後的日子。心舒服了,身體就會舒服。(李盈靜攝)
健康生活卻在52歲罹大腸癌 領悟人生不要把自己逼太緊
對認真的人而言,放鬆是一件需要學習的功課。Amy回憶,52歲罹癌前,她謹守著健康生活的原則:多年不吃油炸食物、每天12點前就寢、早起做瑜伽靜心,平時喜歡健走和散步。但得知自己罹癌時,她雖沒有預期,卻不是太訝異,「我的心非常緊繃。」
臺大法律系畢業的她,曾任外商廣告公司企劃、滾石唱片行銷經理。她回憶年輕時的自己,總是用拼命三郎的態度工作。好比懷孕時,她在家寫廣告文案,「當時寫八成滿的一張A4紙文案費1千元,我每天早上8點起床寫,一個禮拜就可以寫3、4萬元。」
46歲時,她告別婚姻,也結束12年的全職主婦生涯。為了一個人生活,她當起接案的自由工作者,為不同產業的客戶做品牌行銷。一週進辦公室幾天,其他時間則遠距上班。看似自由的工作型態,其實一刻也不得閒。每天早上9點到晚上6點,隨時必須在線上等著服務客戶、解答問題。
雖然工作順利,身體卻吃不消了。50歲前後,她曾罹患嚴重胃疾,一度胃出血、十二指腸潰瘍。確診腸癌前,她每天半夜必須起床吐光胃裡的東西,才能好好睡覺。後來才知道,腸子已經塞住,吃進去的食物幾乎沒有消化。接著,她發現自己連續血便,趕緊到腸胃科檢查。
一照大腸鏡,肉眼可見5~8公分大的腫瘤,盤據在腸道中。後續病理報告顯示,大腸癌期數是3期B——若再晚一點發現,癌細胞就可能轉移到淋巴或其他器官。事後,她寫下當時的心情:「我好想問住在我身體裡的朋友,你什麼時候來到我家?住多久了?為什麼來?」
做化療是心的重整期 學會把自己愛好,不需要努力贏得他人肯定
罹癌後,她透過大量閱讀,重新回顧自己的人生。Amy開玩笑地說,或許是因為星盤裡有好幾顆行星落在處女座,讓她做什麼都很拼命。努力,也是希望得到別人的掌聲。「性格像處女座,可能很容易得癌症。」
開刀切除腫瘤後,她在家打化療。半年的化療時光,反而成為生命中一段極度安靜的日子。早上起床,先吃一頓喜歡的早餐、吹長笛。午覺醒來後出外騎單車逛逛,晚上陪媽媽看DVD、讀書。一天只做一件重要的事。
化療期間,Amy固定回高雄的家上長笛課。快樂吹長笛,也是一件重要的事。
不同於一般人想像中的悲苦,病人生活仍有許多樂趣。好比,每次打完化療回醫院拆針,她會刻意在院內找一棵可愛的植物,用手機拍下照片。離開醫院,就和媽媽一起搭公車上陽明山散步、賞花。
「化療那個時期,是我心的重整期。」Amy說。坊間的身心靈書籍,常重複提到「愛自己」的主張。然而,若不是生命遇到重大的轉折,很難真正打從心底領悟這個道理。對Amy而言,愛自己不是自私,而是把自我當作被愛的練習對象——想想你怎麼對待喜歡的人,就以同樣的方式對待自己。
有能力愛自己,意味著能夠自處,也能和別人好好相處。她笑說,人與人的相處中,總有太多如「對帳單」的情感要求。曾付出過多少心力,就期待得到他人相對應的回饋。現在的她,已經不需要拼命爭取他人的肯定。「別人什麼也沒給你,你還是很OK。這就是愛自己。」
化療期間,她平時住在台北老家,但每個月底回高雄住處,獨居幾日。一方面讓同住的媽媽休息,另一方面,也在完全屬於自己的空間放鬆。一個人閱讀、練跑、健行,即使好幾天沒和人說話,也很舒服自在。她笑說,「我很喜歡跟自己相處,把自己愛得很好!」
跌倒後走進健身房重訓 身體長出力量,才能一個人過想要的生活
2017年中,打完最後一次化療後的隔天,Amy立刻請醫師拆掉輸液用的人工血管,準備2個月後到倫敦自助旅行。「身體裡有人工血管很難扛行李。我要成為一個正常人,好好過生活。」
喜歡一個人到處走的她,不願因任何理由,失去行動的能力。開刀切除腫瘤不到24小時,她身上插著連同鼻胃管在內的5條管子。醫院內的其他病友戲稱她是「阿長」,明明是病人,卻像護理長巡房般勤於走動。「我到處走不是因為無聊,而是覺得能自由行動非常重要。」
剛開刀完不久,Amy便到處走走,拍下從醫院窗邊往外看的風景。
癌後有次上山健行,她不小心從石頭上摔落。雖然人沒事,差點摔死的可能,卻讓她打擊不小。如果平衡不好、走路會跌倒,如何一個人自由地上山下海?她也曾看過身邊年紀相近的朋友,不慎摔傷後傷及小腦,肌肉因缺乏活動流失,一年內竟又摔了2次。不過一年的時間,退化卻極為快速,整個人看上去比實際年齡更蒼老、衰弱。
她走進健身房,連上了2年教練課,總共132堂。以徒手訓練調整身體結構,硬舉、壺鈴等自由重量訓練,讓肌肉變得強壯。但鍛鍊並不輕鬆,她也曾在練核心肌群時,出力部位恰巧在腹部開刀長達5公分的大傷口,讓她痛到流淚。教練有次擔心地問她,還要繼續練嗎?「我說不練就沒有了,就是練下去。」
花在身體上的努力,會得到回報。一身肌肉,成為她最有力的依靠。Amy笑說,她近日整理老家,時常雙手拿著70公升的大垃圾袋,在3層樓高的透天厝走上走下。鄰居原本好心要幫忙,一接過沉甸甸的袋子,立刻收手:「你有練重訓,要自己提喔!」
「肌肉讓你生活品質變好,不用依賴別人。」Amy說。現在的她,身體年齡比30歲還年輕,原本不平衡的問題也改善了。她觀察,身邊不少50、60歲的朋友會擔心長照問題,怕以後成為孩子的負擔。其實,做重訓就是最好的抗老化,讓人不需要被照顧。做個健康又強壯的老人,才能獨立過想要的生活。
核心穩固了,一個人上山也不怕跌倒。
每天沒有遺憾地睡著 心鬆開了,一切都順遂了
確診癌症後的4年半,主治醫師告訴Amy,她可以提前畢業了。指數一切正常,以後只要每年回診健康檢查即可。踏出醫院,她激動流淚,沒想到自己能做到。
回頭看這幾年的經歷,Amy有感而發地說,人生其實不需要太多操心。把自己愛好了,生命自然會順順地往下推展。就像她開始練重訓的契機,只是怕登山時發生意外。沒想到在練習過程中,愈來愈了解自己的身體,更進一步考取指導員證照,希望陪伴更多人找到身體的力量。近來,她也正在進修森林療癒師的課程,「大家一起在自然裡強健身體,不是很好嗎?」
2022 年初,Amy 帶隊進入高雄柴山,探索秘境。從癌症治療提前畢業後,她更珍惜現有的生活。
有日躺在床上,她突然意識到,睡夢是人最接近死亡的時刻。如果就這樣不小心在熟睡時走了,怎麼辦?奇妙的是,心中沒有恐懼,只有滿滿的平靜。不論生命會在何時畫下句點,每天都要做該做的事──「愛著人,努力著生活工作,精進能力,報答著地球的護養。」如此生活,日日皆能無憾。
2022/04/06
此文對你有幫助嗎?50+全站免費,但需要您的贊助,支持好內容製作
→https://pse.is/3hg64d
追蹤50+FB
→https://pse.is/58arq5
加入LINE
→https://fiftyplus.pse.is/4yt2s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