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樹君專欄|無論你愛的人快不快樂,你都有快樂的權利!9個思索釐清情緒界線
與其憂慮,不如祝福。
文/彭樹君 攝影/影巷26號
編按:當深愛的人不快樂,自己也跟著受影響?彭樹君思索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想著關係帶來的牽絆與影響。身而為人,該如何在自我與摯愛之間得到平衡呢?
與好友見面一起喝茶,這是個舒服的下午,她看起來卻憂心忡忡。細問之下,原來是她的女兒近來失戀,年輕的生命陷入低潮,有著抑鬱的傾向;而她因為擔憂女兒,自己的心情也十分低落,所以即使喝著她最喜歡的玫瑰茶,也感覺不到其中的芳香。
我完全可以同理那樣的心情,為了所愛的人不快樂,自己也快樂不起來,一切所思所想都圍繞著對方打轉,擔心憂慮不斷疊加,於是心情愈來愈沉重。
其實這世界上的苦難何其多,戰爭、飢荒、病毒、絕症……與那些迫人的痛苦相較之下,所愛之人所遭遇的或許不過是一縷輕煙,只要一個念頭轉換,所有的失落就能消逝在一瞬之間;然而只因為那是自己深愛的人,所以就不能接受對方不快樂、不開心、不幸福。
與好友的下午茶結束之後,我還繼續想著她對女兒的憂慮,想著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想著關係帶來的牽絆與影響,也想著人的單獨,想著自己和自己的關係。身而為人,該如何在自我與摯愛之間得到平衡呢?於是我拿出隨身的筆記本,整理自己的思緒,歸納為以下幾點:
1. 每個人都是單獨的個體
你是你,他是他,就算你們是家人,是兄弟姊妹,甚至是母子母女,是彼此最親愛的人,你還是你,他還是他。
2. 每個人都有必須獨自完成的生命路徑
沒有完美無缺的人生,自己的生命總有需要面對與解決的難題,自己所愛的人又何嘗不是如此?人活著總會受傷,但傷口正是讓光進入內心的地方。
快樂並不是唯一有益的情緒,人生本來就是要去經歷各式各樣的經驗,孤獨也好,痛苦也罷,都可以帶來生命的成長。就算是你的至親摯愛,他也有他獨特的生命路徑,而他將在其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生命意義,那不是任何人可以給他的,只能靠他自己去尋找與完成。
3. 別人的心情不是自己的責任
再愛的人也是別人,他的不快樂並不是你造成的,他的心情也不是你的責任。可以關心,但不必過度擔心,不需要把自己和對方的心情綑綁在一起。
4. 陪伴支持比擔憂牽掛更重要
聯繫彼此的是愛,而不是負面的情緒。讓他知道你愛他,當他需要的時候,你隨時願意陪伴他與支持他,這比擔憂牽掛更重要。
5. 尊重對方靈魂的決定
愛可以很涉入,也可以很超然。涉入是幫助對方解決困難,但許多時候,對於他人的痛苦,我們是無能為力的,就算再親再愛的人也一樣,必須超然以對。
所謂的超然就是,你知道對方的靈魂需要去經歷一些歷練與痛苦,而你尊重他靈魂的決定,願意放手讓他去完整經歷這個過程。
這不僅是尊重,也是信任,因為你知道對方有足夠的能力可以度過種種考驗,也相信他會因此而更強大。
6. 與其憂慮,不如祝福
與其擔憂對方,不如相信對方會愈來愈好,把負面的心情轉化為正面的能量。
相信對方會更好,這樣的信念就是給對方最好的祝福。有任何喜悅開心的事情都在心裡分享給你所愛的人,這也是一種祝福。
7. 先把自己照顧好
先把自己照顧好,你所置身的世界才會變好,因為你才是自己世界的核心。當你的核心穩固了,外在的一切自然將會和諧運轉。
也唯有自己是好好的,才有能力幫助周圍的人,才能給予你所愛的人支持與力量。
8. 憂慮只會吸引憂慮
基於吸引力法則,喜悅吸引喜悅,憂慮吸引憂慮,所以停止種種無謂的憂慮吧。你的擔憂對他沒有幫助,只是拖累自己而已。相反的,當你快樂起來,周圍的一切也將明亮起來。
9. 這只是一時,並非永遠
事情不會永遠都是這樣,一切都在變化之中。過了一段時間再回頭看,就會明白這都只是生命的歷程而已,並非結果。你所愛的人目前所經歷的只是人生中的一段,他的未來還有無限的可能。
*
我們總是對我們所愛的人有很深的執著,但從靈性的角度來看,那樣的執著其實是一種無明。人生不只要看淡,看開,而且還要看穿,我們與他人之間的緣分也許是摯愛,是血親,但我們並不知道前世的彼此是什麼樣的關係,有什麼樣的業力,若來生不想再經歷業力的纏縛,那麼此生就要學習看穿,並且在該放下時放下。
「親愛的,無論你愛的人快不快樂,你都有快樂的權利。」
於是我把這句話用line傳給好友,希望能寬慰她因為女兒而低落的心情,同時也以此提醒自己不要那麼容易為所愛的人憂心。關於這一點,我想我們都需要學習。
2022/03/21
此文對你有幫助嗎?50+全站免費,但需要您的贊助,支持好內容製作
→https://pse.is/3hg64d
追蹤50+FB
→https://pse.is/58arq5
加入LINE
→https://fiftyplus.pse.is/4yt2s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