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過氣了!老黑: 該要有新詞,描述離開職場後的人生
退不一定要休,但不休要做些什麼?
文/田臨斌(老黑)圖/Shutterstock
編按:45歲退休的老黑田臨斌,經常被問4個關於退休的常見問題,像是:錢不夠不能提早退休怎麼辦?退休後是否還能兼職?想早退休家人不支持怎麼辦?找不到重心怎麼辦?來看看他怎麼回答。而他為何還說,「退休」是個過氣名詞呢?
退休的英文是Retirement,但其實這個字只有「退」,沒有「休」的意思。我猜中文詞義是以農業社會為時空背景,農夫務農沒有年齡限制,直到做不動為止,做不動自然就得退出工作行列,進行下一個動作:休息!
退休的另一個意涵是「停止賺錢」,工作勞心勞力,目的是換取金錢養家活口,退休代表不工作,自然也就沒有金錢收入。那麼,沒有收入的勞心勞力算是工作,還是退休?答案:不知道,因為以前很少有人這麼做。
退休不是為了休 而是為了活得更好
當年離開職場時我就覺得「退休」是個過氣名詞,《45歲退休,你準備好了?》自序中說:「相信不久將來,專家會發明一個新詞定義離開職場後的人生」,到目前為止新詞尚未出現,「退休」倒是越來越過氣。
之前說過,人越早退休活得越久,那是統計學上的事實,但「活得久」不等於「活得好」,活得好需要符合幾個條件:1.不缺錢,2.健康無大礙,3.生活有重心。
一般人把注意力集中在前兩項,其實這2項只能算是活得好的必要條件,功用是支撐第3項,第3項才是充分條件,講白話一點就是:有錢和健康好的人不一定活得好;活得好的人生活一定有重心!
繞了一圈又回到退休定義,我不想玩文字遊戲,只想說明,現代版的退休是「退」出職場,但不是開始「休」息,而是開始從事不以賺錢為主要目的的「工作」,為的是自我實現,也可以說是為了——活得好!
在這個前提下,我們可以說比爾蓋茲從高科技業退休後活得很好,不是因為他有錢有名,而是生活有慈善事業作為重心;成天有事沒事逛號子和逛醫院的退休族活得不好,不是因為窮或健康差,而是生活缺乏會做、喜歡做,和有意義的事。
作家李敖去世前纏病多年,那時他說只要還能寫東西就感覺還活著,但如果病到什麼都做不了,或完全失智怎麼辦?那就學傅達仁,選擇早死早投胎吧!
關於退休4大常見問題 你怎麼想?
Q :錢不夠不能早退休怎麼辦?
A :那就繼續工作啊!但請想清楚什麼叫「不夠」,溫飽?子孫?必要/想要?說到底,人活在世的目的不是賺錢,如果生活拮据當然要繼續工作,如果工作本身就是喜歡做、會做,做了有意義的「職志」,也應該繼續工作,直到做不動為止。但如果生活已得到一定程度保障,工作內容又不盡如人意,那就該放心大膽從事職志,追求夢想。許多人猶豫是因為想等到「準備妥當」那天,不要等,因為根本沒有那一天,而時間和精力很容易在等待中蹉跎殆盡!
Q :退休後是否還能兼職?
A :當然可以!但除非必要否則不要以賺錢為主要目的,例如有人因興趣開民宿、咖啡廳,或兼差、做義工等,即使不賺錢也賺其他。有句話說:「財富不見得創造快樂,快樂通常帶來財富」,退休後做會做、愛做的事只贏不輸。
同樣道理,退休後畫畫不要以開畫展、運動不要以拿獎牌、念書不要以拿學位為前提,放下退休前一切以「功利」為主的行為準則,一開始不容易,習慣後能達到的成就、獲得的樂趣,會更高更多。
Q :想早退休家人不支持怎麼辦?
A :這是不少人的困擾,建議想清楚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是誰?這件事對他(們)有何影響?許多人其實不是反對,而是害怕未知,向他們講清楚可能的好處和壞處,以及因應之道,至於其他目前看似重要的人,如長官同事、親戚朋友,甚至父母親等,相信我,不重要!
Q :我不像你會寫作,彈吉他,退休生活找不到重心怎麼辦?
A :我也不會畫畫或園藝啊!各人職志不同,重點是找到並從事屬於自己的職志。也千萬別說自己沒職志,每個人都有,如果不知道或知道卻不做,通常因為放不下名利、面子等過去認為理所當然的東西。
退休可能碰上的問題百百種,不用羨慕別人,因為沒有人生是完美的,解決問題關鍵是不人云亦云、隨波逐流,建立真正屬於自己的價值觀,並堅持到底!
(本文摘自田臨斌(老黑)著,《老黑的FIRE生活實踐:財務自由,實現自我不是夢》,時報出版)
2022/02/28
此文對你有幫助嗎?50+全站免費,但需要您的贊助,支持好內容製作
→https://pse.is/3hg64d
加入50+網站會員!即享專屬7大權益
→https://pse.is/44efyk
實踐夢想的第一步「50X50夢想計畫」
→https://pse.is/3gf6f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