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FiftyPlus
50歲後還不錯!用新的方法,創造自己的理想老後
朋友生病該探望嗎?吉本芭娜娜:不用頻頻傳訊息,溫柔淡定也是種體貼
下一篇

中年後朋友順其自然!王文華:人情沒有冷暖,「搭不上」何必失落

朋友生病該探望嗎?吉本芭娜娜:不用頻頻傳訊息,溫柔淡定也是種體貼

關心病人,也要留意分寸。

文/吉本芭娜娜 圖/Shutterstock

編按:當朋友罹癌,該用什麼態度與對方相處?隨著年紀增長,吉本芭娜娜探病的機會愈來愈多,她分享了一些自己對待罹病朋友的方式,也提醒陪伴者無須因太過擔心對方而逾越了原本的關係,才是一種親切與體貼。

問:30幾歲的好友正與癌症病魔格鬥。要承認這個事實很痛苦,但聽她的家人說已經無望康復。她自己在眾人面前雖然表現得很開朗,但這種時候,身為好友該用什麼態度與對方相處?我只希望能稍微減緩她的痛苦。(30幾歲)

答:

隨著年齡增長,我去探病的機會越來越多,甚至已成為家常便飯。我們能做的恐怕也只有配合對方的身體狀況,態度尋常地去看她。另外,也要考慮病人的個性。因為也有很多人並不想讓人看到在病房的模樣。

這年頭就算住院也可以傳訊息或利用LINE。我會先問對方:「妳每次大概什麼時候會覺得閒著很無聊?」然後在那個時間傳訊息。要去探病時也會事先以訊息確認,「我現在正好來到附近,可以去醫院看妳嗎?」因為對方這時或許很希望有人去看她。如果對方回答:「今天很睏一直在睡覺。」那我就會立刻回家

顧及關係與距離感  尊重病人的選擇

我有個女性朋友罹癌過世了。當時我偶爾也會去探病,但她並未表現出「已對死亡有覺悟」。不過,也沒有覺得自己一定會好的感覺,她看起來似乎不太願意去想生死問題。

我看過太多病人,總覺得生病必然和那人有相關原因。除非病人自己改變那個原因,否則還會以別的形式出問題。

至於生病的原因,幾乎都是「生活習慣、思考模式、遺傳基因」這3個理所當然的因素。如果父母有糖尿病,自己也極有可能罹患糖尿病必須小心,除了遺傳因素,生活習慣和思考模式肯定也是原因。當然還要顧及和朋友的關係及距離感所以無法一概而論,但即使知道要改正那個原因很難,身為朋友還是想客觀建議對方試著改正。剩下的就是病人自己的選擇,我們無能為力

朋友精神好的時候可以一起去按摩,吃飯,隨時臨機應變配合對方的身體狀況,這點很重要。當然也要根據對方的個性變換應對方式,無法斷言一定要怎樣才是正確解答。

不過,如果發現那人特有的壞習慣,還是直接告訴對方「你就是有這種習慣才會生病」比較好。比方說,可以告訴對方,「你為什麼這時候還不休息非要胡來?」當然畢竟那是病人自己的人生,周遭的人除了支持,什麼都不能做。頂多只能提醒他自己難以察覺與生病有關的習慣,和他見面聊天,發發訊息。

說到我那個女性朋友,從以前睡眠時間就異樣地少。我想一定是身體吃不消那種生活吧。我身為友人也曾多次提醒:「妳的睡眠時間真的太少了。」但那是她長年養成的習慣,直到最後都沒改。

她的兒時成長環境嚴苛,不得不隨時繃緊神經躲避危險,就這麼長大成人。一直繃緊神經甚至面臨生命危險的人,要放鬆很難,需要時間。明知該讓生活放輕鬆,個性卻注定她非要選擇困難的路走。比方說明知婆婆嚴厲還要嫁過去。我覺得她就是身體跟不上那種習慣和行為模式才會40幾歲就走了。無論工作或家庭,她都要衝到底才甘心。她太努力了。

我對某件事印象深刻,當時她已經動不了,在病房忽然說想坐起來。我勸她還是算了,但她不聽,非要起來,起來一坐到椅子上立刻說:「我不行了……」就這麼又睡著了。

這個小故事充分表現出她的個性。英年早逝雖然遺憾,但她在工作方面已實現夢想,她也貫徹事事努力的美學和生活方式直到最後,所以我想應該算是了無遺憾的人生。

避免因擔心而太過關注  淡定相待才是體貼

如果我住院,我大概不希望太多人來探病。不是不想讓朋友看見自己的病容,只是想專心看我想看的書,好好度過自己的時間,就像受傷的動物靜靜舔舐傷口。不要因為朋友生病住院就突然頻繁去見朋友改變角色,這也是一種親切。有時保持過去的關係和距離,也是對病人的體貼

我想妳的朋友可能有一天會突然寄來感覺走投無路的訊息。比方說「今天整天都在嘔吐」或「頭很痛明天要緊急入院」。就算收到那種訊息也不可太驚慌,要一如既往,淡定溫柔地相待。

忍不住擔心過度,逾越原本的關係,這是人之常情。不過還是要注意分寸,保持冷靜。切勿因為擔心就一再傳訊息或頻頻跑去見對方。

我想那也是一種關切的重要方式。

(本文摘自吉本芭娜娜著,《吉本芭娜娜解答交朋友的煩惱》,時報出版)

2022/02/08

此文對你有幫助嗎?50+全站免費,但需要您的贊助,支持好內容製作
https://pse.is/3hg64d

追蹤50+FB
https://pse.is/58arq5

加入LINE
https://fiftyplus.pse.is/4yt2sf

下一篇

中年後朋友順其自然!王文華:人情沒有冷暖,「搭不上」何必失落

50+學院

50+熟齡美妝工作坊:掌握關鍵減齡彩妝技巧
  • 中山藏藝所6樓集會室

  • 2024/03/06 ~ 2024/03/13

50+聲音表達工作坊進階班第4期
  • 台北市

  • 2024/02/29 ~ 2024/04/11

50+生命寫作工作坊 基礎班第12期
  • 中山藏藝所2樓展演區

  • 2024/02/27 ~ 2024/04/02

【50+學院╳六號實驗室】熟齡當代舞課第15期
  • 六號實驗室當代舞蹈藝術學院

  • 2024/01/19 ~ 2024/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