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退休變成另一半的生活壓力!日本禪師建議花30%時間相處就好,為什麼?
就算是夫妻,也該自由地享受各自的人生。
文/枡野俊明 圖/Shutterstock
編按:退休後如何過生活?以日本男性來說,本以為退休後妻子會和自己作伴,卻在退休後才發現妻子早有自己的日常生活安排。若勉強彼此配合,徒增壓力。曾被《新聞周刊》日本版評選為「最受世界尊敬的100位日本人」的枡野俊明住持建議,退休之後膩在一起的時間只要3成即可。
60歲之後,也到了從公司退休的年齡。這代表自己勤奮工作了好幾十年,肯定會有一股滿足感油然而生吧?然而,與此相對的,也會產生濃濃的寂寞感。
退休的隔天早上開始,就不必再每天早起了,可以睡到自然醒。有些人還會想竟然有這麼幸福的事情,結果依然不小心在同一個時間醒來。
你無可奈何地起床來到客廳,按照以往的習慣喝杯茶或咖啡,一邊看著報紙。以往只有5分鐘的時間能夠草草閱讀早報,現在可以花上一小時。悠閒度過早晨時光後,接下來……卻無事可做。身體已經按照生理時鐘準備好出門了,實際上卻不知道該去哪裡才好,於是自己彷彿被世界遺棄般的孤獨感陡然襲來。
退休別賴著另一半 認清夫妻各有獨立生活
冷眼看著丈夫定格的模樣,妻子仍維持著一如往常的生活。到了9點左右,妻子說了一聲:「我出門一趟。」「妳要去哪裡?」丈夫詢問後,妻子回答:「今天要在社區中心參加合唱團,我會練到中午,午餐和大家一起吃。」「妳幾點會回來呢?」「我想想,大概3點左右吧?」「那我午餐怎麼辦?」「我準備了配菜放在冰箱,你用微波爐加熱吃一吃吧。」
愕然目送妻子出門的丈夫,這才意識到妻子已經擁有穩固的日常與人際關係,相較之下,自己除了職場以外,什麼人都不認識。「該怎麼度過接下來的日子才好?」 不安的感覺在丈夫內心蔓延開來,我相信日本全國到處都有這樣的夫妻吧?
變得獨自一人的丈夫,像跟屁蟲一樣老是黏著妻子。無論要購物還是去圖書館還書都跟隨其後,讓妻子煩得不得了,最嚴重的情況甚至會釀成「熟年離婚」。對這個時期的丈夫來說,最重要的是打造退休後的歸屬。所以我經常建議大家,至少要從退休前5年開始準備退休生活。
參與地區的活動、聯絡學生時代的老同學、積極開發新興趣等等,先想辦法找到退休後屬於自己的生活方法。
「我退休後想和妻子兩人在國內到處旅遊,以慰勞妻子多年來的辛勞。」有位男性描繪了如此夢想,並在退休一週後興沖沖買了一輛露營車。
於是,他瀟灑地開著露營車回家,想給妻子一個驚喜。「下禮拜開這輛車出去旅行一個月吧!」丈夫開心地如此表示時,妻子的表情卻不太高興。「我不可能一口氣出門一個月,因為我有自己的生活安排。而且坐車旅行太辛苦了,我不喜歡。」
結果那天開始,男性就搬進了停駐在庭園的露營車,展開了獨居生活。乍聽之下很荒謬,卻是真人真事。
即使是長年相伴的夫妻,仍有各自獨立的生活。如同妻子不曉得丈夫職場情況一般,丈夫也不會知道妻子平常過日子的模樣。丈夫總以為妻子的人生中只有家裡的事情而已,但妻子卻已經構築出超乎丈夫想像的人脈,紮紮實實地打造出了自己的世界。
說到這裡,最重要的是尊重彼此的生活,不可以試圖束縛對方。妻子表示「想和朋友去旅行」 的時候,就應該面帶笑容目送妻子,說聲:「路上小心,玩得愉快。」
花3成時間相處就好 吃完早餐就自由活動
夫妻兩人只要有6成共通的想法與價值觀就好,由於各自有獨立的人格,兩人當然無法百分之百相同,也不必特別追求一致的想法。同理,退休之後膩在一起的時間也只要3成即可。
我認為只要每天三餐一起享用,就不會覺得寂寞了。一起吃完早餐,分別投入自己想做的事情,如果本來就有共同興趣的話當然很好,但是夫妻並不一定得嗜好相同。若是強行配合對方,遲早會變成一種心理壓力,所以我認為應該更自由地享受各自的人生。
雖然職場有退休年齡,夫妻之間卻沒有。要說夫妻關係的結束,想必是當其中一方離開人世之時。所以在遲早會來臨的夫妻退休年齡到來之前,必須尊重彼此,謹記愛惜對方的心情。
(本文摘自枡野俊明著,《孤獨,你好:給忙於迎合他人,卻無法喜歡自己的我們》,悅知文化出版)
2022/01/03
此文對你有幫助嗎?50+全站免費,但需要您的贊助,支持好內容製作
→https://pse.is/3hg64d
追蹤50+FB
→https://pse.is/58arq5
加入LINE
→https://fiftyplus.pse.is/4yt2s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