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菱娟專欄|沒有主揪不成局!有熱心朋友是福氣,如何避免主揪人消磨熱情?
在乎對方,莫忘主動關心。
文、圖/丁菱娟
編按:熟齡階段比過去更有機會朋友相聚,你的朋友圈都是誰在主辦主揪?即便有主動熱情的人積極邀約,其他參與者是否懂得適時分擔與回饋呢?丁菱娟提醒,友誼要長久,期望經常聯繫,別只消費某些主動者的熱情。
我有一位女性朋友活潑熱情,她的朋友聚會或活動總是由她倡議和安排,久而久之大家好像也習慣了,只要想到聚會就會打電話給她說,很久沒聚了,妳要不要安排一攤啊,然後我這位朋友就又開始負責聯繫的工作。
有一次很難過地告訴我,她覺得好像是大家的秘書,心裡有些不平衡。她覺得一兩次沒關係,但明明大家都可以做,為什麼聯絡、找餐廳的事都要由她來負責。
她覺得她的熱情被大家理所當然的消費了,她開始懷疑自己這樣做是否值得,她想起很在乎的一位閨蜜,這十幾年來每次都是她主動邀約,而這位閨蜜從來沒有主動安排過任何和她的聚會,最近她也開始動搖這位閨蜜到底關不關心她。
的確我也觀察到,熟齡之後聚會增加了,在一個群體裡真的主動熱情聯繫的永遠是那幾個人,其他的人似乎都很自然地在等待「那個人」的安排。但我們有沒有想過,如果群體裡其他人沒有相對的回饋和分擔,久而久之那個人也會疲乏。
朋友聚會別只依賴主動者 輪流分工才不會耗損情誼
我們都當過主人,一定知道安排群體的聚會或活動的確不是件輕鬆的事,要思考邀請的對象,協調所有人的時間,安排適當的餐廳和活動流程,建立好的氛圍等等,一場賓主盡歡的餐會或是活動的確是要有心人細心的安排。
我們當然樂得當一位參與者,多麼輕鬆,但是朋友都是義務的,如果偶爾一兩次,當然主辦人也樂意歡喜,但若是長年以來都有某人號召舉辦,自然辛苦,久了之後就會有無力感。
朋友圈中有積極主動熱情的人,那是我們的福氣,但我們卻聽到有人說,「你最有創意了,由你來舉辦我們最放心」,於是這個積極主動的人又再次被溫柔地綁架了,是我們在懲罰那些能力強又熱心的人,除非那個人真的很享受。
然而朋友群體中總是有比較主動的,也有永遠被動的,所以如果希望朋友之間的友情長長久久的話,被動的人就必須有同理心去感知主動人的辛勞,不要磨滅了他的熱情。可以表明可以分擔某些責任,譬如負責財務收支記帳,或是提議輪流主辦,大家分工,能有一個默契或機制會更好。
我有的群組是說好每對夫婦輪流舉辦;有的群組是公費分擔,由號召人企劃流程和負責選餐廳;有的群組是號召的人可以點名由誰分擔工作,號召人不必全權負責⋯⋯我覺得這些機制都不錯,至少群體裡面要有人主動回饋及分擔,不能只仰賴那位最主動熱情的人。
朋友要互相 再主動熱情的人也需要關懷
熟齡之後子女逐漸長大,我們自主的時間增加了,也比較有時間去經營友情,此時舊同學、舊朋友紛紛回籠,製造了不少歡樂的時刻,然而維持這些友誼,卻必須靠有心人積極主動的聯繫安排,才能有一次又一次的聚會。如果我們不是個主動積極的人,至少也要對當事人表達自己的感謝,以及詢問有沒有可以分擔的部分,心意到了表達關心,至少讓主辦的人不會感到孤單。
回頭過來說我那位熱情的朋友與她閨蜜的和解。十幾年後她決定和這位閨蜜表達她心裡的不舒服,沒想到這位閨蜜才跟她坦言其實很在乎對方,只是很害羞不知如何表達對她的關心,也覺得對方很忙所以不敢主動打擾,因此造成此誤解,最後兩位在擁抱中言歸於好。要知道再怎麼主動、熱情的人,其實還是需要人關懷的。
期許我們對於在乎的人,多一點主動與關懷,友誼才能長長久久。
2021/11/19
此文對你有幫助嗎?50+全站免費,但需要您的贊助,支持好內容製作
→https://pse.is/3hg64d
追蹤50+FB
→https://pse.is/58arq5
加入LINE
→https://fiftyplus.pse.is/4yt2s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