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FiftyPlus
50歲後還不錯!用新的方法,創造自己的理想老後
愛護身體,靜靜生活 !向僧侶學習,6個消除煩惱的生活習慣
下一篇

退休老師台東開民宿圓田園夢!中年創業的快樂:與人分享自己熱愛的生活

愛護身體,靜靜生活 !向僧侶學習,6個消除煩惱的生活習慣

減法哲學,讓身心靈都更輕盈舒適。

編譯/蔣德誼 主圖/lidea 資料來源/キナリノlideaDiamond Online

編按:如何在忙碌的日常事務中,獲得心靈的沉澱與安穩?不妨和日本僧侶學怎麼過生活!從一早的打掃工作開始,到生活中的種種細節,僧侶們的生活方式看似簡單樸素,卻藏著讓心靈豐富滿足的秘訣。

印象中,日本寺院總是陳設簡單素樸、卻有高雅與莊重的氣氛,步入其中,心情不自覺逐漸沉澱下來,而居住其中的僧侶,也總給人一種沉靜、穩重而自在的感覺。

如何保持令人感到安寧嚮往的空間,以及在生活中調整身心步伐?曾著有《小僧大掃除》,在社群媒體也十分具人氣的僧侶松本圭介說:「想要養成某種習慣,若只靠著個人的意志力堅持,往往容易失敗。營造能改變心情、精神集中的環境更為重要。

在佛教理論中,有個核心的「三學」基本概念:

1. 戒:日常生活中需遵守的「戒律」,也就是整頓自己,養成規律、有益身心的習慣。

2. 定:也就是「集中力」。讓心情保持在安穩平靜的狀態。

3. 慧:正確看待自身與周遭世界的方法。

以上3點,在日常生活中的各個層面都能實踐,對於一般人而言也非常實用。而僧侶們在日常環境及生活養成的以下習慣,其實也很值得我們學習!

秘訣1. 每天早晨  從清潔打掃開始

「僧侶的一天,就從打掃開始。」天剛亮時就起床,在清爽的空氣中,整理室內外的環境,不僅可以消除煩惱、也是一種砥礪心靈的修行。

愛護身體,靜靜生活 !向僧侶學習,6個消除煩惱的生活習慣_img_1

(出自wazawaza)

當然,清掃工作也可以使用吸塵器,但親手用掃帚將垃圾、灰塵除去,再用抹布擦過地板,看著一塵不染的地面,不知不覺中心情好像也變得清爽許多。如果每天都掃除,髒污就不容易累積,反而更容易維持。

廁所、廚房等有水源的地方,也是掃除的重點。「以能量的觀點來說,水擁有潔淨與生命力,因此是十分重要的場所。」若在居家環境中能夠營造出一塊可以光腳席地而坐、舒服地深呼吸的環境,心情也會感到愉悅。

秘訣2. 居家陳設  愈簡單愈好

日本寺院的另一個空間特色,就是物品非常少。室內如果盡量減少物品的堆放,不僅視覺上清爽,空氣也更能流通。一般人的居住環境,也可以透過簡單的陳設與物品減量,讓心情隨之開闊。

書架、層板如果能保留一處清空的環境,可以放上一只插上單支花草的小瓶,質感瞬間提升,還能透過植物感受四季的變化。

愛護身體,靜靜生活 !向僧侶學習,6個消除煩惱的生活習慣_img_2

(出自IG@holon)

愈是簡單的室內陳設,愈能突顯家飾品的質感。像是地毯、盆栽或是一張漂亮的椅子,都能為空間加分。

秘訣3. 多吃蔬食  對身體更溫柔

日本僧侶平常所吃的餐食被稱為「精進料理」,沒有魚肉葷食,以清爽的烹調方式以及蔬食為中心,近來在注重健康的族群當中也引起仿效風潮。

愛護身體,靜靜生活 !向僧侶學習,6個消除煩惱的生活習慣_img_3

(出自PHOTOHITO)

在精進料理中常見的豆腐、蘿蔔和各式當季蔬菜,含有豐富的維他命、礦物質以及植物性蛋白質。每週若能有幾天訂為「蔬食日」,不僅能讓身體減少負擔,也能補充多種類型的營養素、並達到排毒效果。

秘訣4. 選擇品質好的物件  長久愛惜使用

愛護身體,靜靜生活 !向僧侶學習,6個消除煩惱的生活習慣_img_4

(出自wazawaza)

降低對物的執著,也是修行中的一項功課。僧侶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物品極少,且格外愛惜保養、盡可能延長使用時限。平常我們在選擇物品時,也不妨選擇優質、耐用者,而非看膩了就換新,養成惜物的習慣,也能增添生活質感。

此外,物品如果損壞了,若經過修補整理,其實有不少還能使用,或像是將舊衣重新剪裁做成布包再利用,在日常生活中擁有真心喜愛而不輕易丟棄的物品,也是一種幸福。

秘訣5. 愛護生命萬物  驅趕取代殺絕

在佛教戒律中有一個「不殺生戒」,也就是不奪取其他生物的生命。我們為了維持生命或生活必須,有時難免會犧牲其他物種,但是或許可以在生活中盡量培養一些疼惜愛護萬物的心。

愛護身體,靜靜生活 !向僧侶學習,6個消除煩惱的生活習慣_img_5

例如,在選購物品時,多選擇對環境、動物友善的製品或食材。要做到居家防蟲,除了將環境維持整潔,也不如選擇具有驅趕效果的天然精油或薰香,而非可能對環境負擔更大的含毒性殺蟲劑。

秘訣6. 在日常作息中調養身體  有益身心健康

日本著名的一休禪師,在當時平均壽命只有40歲的時代,以88歲之齡辭世,可說是相當長壽。歷史上許多有名的高僧,也都享有高壽。

曾有學者研究僧侶的長壽秘訣,發現其可能的原因,在於規律的作息、每天以靜坐冥想呼吸,以及適度的運動。他們不上健身房,但在每天的灑掃、誦經等生活日常中,自然就達到調養身體的效果。另外,保持心靈的安穩與舒坦,也對於健康非常有幫助。

僧侶的生活看似嚴肅,但卻時時展現沉著與溫柔的氣質。我們也可以從僧侶的生活方式中,讓身心回歸純粹、極簡,或許每天就會有所不同!

2021/10/14

此文對你有幫助嗎?50+全站免費,但需要您的贊助,支持好內容製作
https://pse.is/3hg64d

追蹤50+FB
https://pse.is/58arq5

加入LINE
https://fiftyplus.pse.is/4yt2sf

下一篇

退休老師台東開民宿圓田園夢!中年創業的快樂:與人分享自己熱愛的生活

50+學院

50+熟齡美妝工作坊:掌握關鍵減齡彩妝技巧
  • 中山藏藝所6樓集會室

  • 2024/03/06 ~ 2024/03/13

50+聲音表達工作坊進階班第4期
  • 台北市

  • 2024/02/29 ~ 2024/04/11

50+生命寫作工作坊 基礎班第12期
  • 中山藏藝所2樓展演區

  • 2024/02/27 ~ 2024/04/02

【50+學院╳享象】熟齡踢踏舞初階班第7期
  • 享象表演藝術場館

  • 2024/02/20 ~ 2024/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