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FiftyPlus
50歲後還不錯!用新的方法,創造自己的理想老後
50歲後開啟千場演講和小旅行!牧語軒:富養自己,退休後才是自我實踐的開始
下一篇

走過婚變,中年後讀EMBA!張月麗:50後必丟三件事,沒意義的飯局、不愛你的人、虛假的朋友

50歲後開啟千場演講和小旅行!牧語軒:富養自己,退休後才是自我實踐的開始

以他人為重心的「犬世代」,退休後重新活出自己!

文/蔣德誼 圖片提供/牧語軒

編按:50後為退休生活做準備,你是否已經有所規劃?從事教職的牧語軒在50歲時屆齡退休,一開始也曾不知如何安排退休生活,但最後從自身專業出發,投入親職教育講座,造福許多老師與家長,既充實又有成就感;而關於和家人相處,她則認為做父母的應適時放手讓子女獨立,不斷學習、做一個獨立快樂的老人。

提到「退休」,有人期待、有人忐忑,迎接或許是人生下半場最重大的變動之一,該如何做好準備?

在國中擔任教職27年後,決定屆齡退休的牧語軒說,她第一次產生「該退休了」的念頭,是發現學生拿著考卷來問問題的時候,自己卻沒辦法看清楚上面的字,只好叫學生拿遠一點。

「我覺得國中是孩子成長的關鍵時期,和這個階段的學生相處,不僅需要體力,也要了解這個世代在想什麼、關注什麼,我認為在自己各方面狀態還OK的時候,主動急流勇退或許是更好的選擇。」

她回憶,當母親知道家中最小的女兒卻比好些兄姊還早退休時,曾經擔憂地勸她:才50歲還年輕,為什麼不再多做幾年?「在媽媽的想法中,退休等於什麼都沒有,人生走到底、沒有用了。但我卻認為,退休之後,反而才是人生另一階段的全新開始。」

果斷決定離開職場之後,牧語軒也曾經歷一段「不知道該做什麼」的徬徨時期。但她很快調整心情,更從自己的專業經驗中找到人生新方向,成為已有上千場演講經驗的親職教育講師。

退休後生活空虛怎麼辦?多嘗試無妨、但要找到真心喜歡的事

牧語軒說,過去數十年她早已習慣將全部心力投注在教職工作和照顧家庭中,一夕退休之後,不但少了工作,一對子女也逐漸長大自立,「突然間,我發現只要管好自己的事情就好。雖然很開心,但也很不習慣、而且真的會有空虛感!因為過去我從來沒有空閒、也沒有心思好好探索、關心自己。」

她曾經嘗試去上社區大學的各類課程,也曾應徵做志工,但總提不太起興趣,「我做志工的時候,每天只重複2句話:『廁所在那邊,請往前走』『欄杆危險、請勿靠近』,做了一陣子也覺得好像沒什麼意思。」

兜兜轉轉一圈,牧語軒發現,自己還是對於老本行的教學工作最有熱誠。她決定將自己過去27年的教學經驗整理成書,也算是作為給自己的退休紀念。

原本她想說:至少別讓出版社虧本,決定主動自我推薦,將書寄給各個學校的家長會,沒想到真的因此收到邀約,更就此傳開口碑。退休至今,她已經出版數本親職教育書籍、舉辦了上千場講座,足跡幾乎遍布全台灣,也曾參與教科書的編輯工作,儼然成為她退休後的生活重心。

50歲後開啟千場演講和小旅行!牧語軒:富養自己,退休後才是自我實踐的開始_img_1

活用自身專業,牧語軒投入親職教育講座,透過分享獲得成就感。

牧語軒認為,即使退休前沒有決定好規劃也沒有關係 ,「只要覺得好像很有趣、或是一直想做的事,就都試試無妨,但重點是要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若覺得不適合或沒興趣,千萬不要勉強將就或覺得可以打發時間就好,畢竟中年後時間寶貴啊!」

她也以自身經驗分享,退休後的活動,一要快樂、二要有成就感,「如果真的不知道要做什麼,或許從自己過去擅長的領域或專業加以延伸,也是一個可嘗試的方向。」

犬世代與貓世代的相處之道  轉念放手讓孩子獨當一面

而在工作職場之外,人生另一個重心-與家人間的互動模式,也需要隨著不同階段有所調整。

牧語軒將50後的熟齡族比喻為「犬世代」,因為總是以家庭、公司為重,並習慣服從權威,而兒女一輩則像是「貓世代」,重視自我空間、對於長輩的意見和做事方法不一定接受,大多也不喜歡太黏膩的人際關係。

例如,當兒子直接「告知」她:「我要結婚了!」並且對於婚禮該怎麼辦已有定見時,她學著從驚訝衝擊中調整想法,轉為樂見兒女的獨自自主、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許多長輩在面對子女的人生大事時,經常因為禮俗、儀式上的要求不同而產生衝突、甚至鬧得雙方家族在婚禮前就不愉快。因此,她決定讓兒子與準兒媳主導婚禮的一切細節,雙方家長只負責「配合演出」,僅在少數重大原則上稍加提點,如此除了省心省事,也可減少不必要的紛爭。

50歲後開啟千場演講和小旅行!牧語軒:富養自己,退休後才是自我實踐的開始_img_2

不過度干涉孩子的人生大事,牧語軒和親家反而成為一起出遊的好朋友,「孩子的人生就讓他們自己好好過就好!」

「孩子長大後,我們的角色就不該再是領導者,而是在他們身後默默守護、必要時做他們的後盾就好,也應適時減少過多的期待和控制。做父母的也不需要永遠扮演強者,懂得適時依賴、求助也很重要。」

更重要的是,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好,過著充實的退休生活,子女也會看在眼裡。

在婚禮上,兒子在感謝父母養育之恩時說:「我的爸媽都是老師,媽媽雖然退休了,但還是經常吸收新資訊、還到各地演講分享;爸爸也是經常應學生的需要開新課程,我也得認真一些,像爸媽一樣不斷求新、求精進⋯⋯」

「父母都希望自己是子女的榜樣,把自己的日子過好,也是一種以身作則 !」牧語軒笑說。

退休後的2大心法:學習新知與富養自己

回顧退休至今10幾年的歷程,牧語軒在投入親職教育講座活動之餘,也陸陸續續旅行了超過30個國家,還體驗了路跑、爬山、露營等戶外活動,生活堪稱精彩豐富。

50歲後開啟千場演講和小旅行!牧語軒:富養自己,退休後才是自我實踐的開始_img_3

到各地旅行增廣見聞、體驗不同生活樣貌,也是很棒的退休樂趣。

她認為,退休是一個重新轉換生活和重心的調適期,若安排得當,反而可能為人生帶來許多新的可能和精彩。

「很多人羨慕我們生活順利圓滿,也不須煩惱子女種種問題,其實一切的關鍵都在於願意放手。一方面把自己的生活打點照顧好、一方面不用傳統束縛孩子,思維對了,一切就都會往好的方向發展。」

牧語軒也提醒,很多熟齡族為了子女、甚至孫輩操心,往往省吃儉用捨不得花錢。

「比起許多強調『做自己』、『愛自己』的文章,我更傾向於『富養自己』,在可負擔的範圍內,偶爾花些小錢提升生活品質和情趣,可以讓身心都更愉悅、健康,自己開心了、周圍的人也會愉快,這投資絕對划算!」

此外,關於老後的生活調適,「多接觸新事物、多聽別人的經驗」,會很有幫助。平常她會從報章雜誌、書籍中多方吸取關於熟齡議題的資訊或分享,「多看別人如何面對老後,可以作為自己的借鏡,多一分準備,就少一分不安和慌亂。」

50歲後開啟千場演講和小旅行!牧語軒:富養自己,退休後才是自我實踐的開始_img_4

善加安排退休生活,就能度過愉快的人生下半場!與三五好友在自家陽台小聚享受美景也很愜意。

最後她鼓勵所有熟齡族,人生存在無限的可能性,想到了就去做,在每個階段都認真、積極的經營自己,或許可以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和自我實現!

相關閱讀:牧語軒著,《熟齡人的天空》,白象文化出版

2021/09/25

此文對你有幫助嗎?50+全站免費,但需要您的贊助,支持好內容製作
https://pse.is/3hg64d

追蹤50+FB
https://pse.is/58arq5

加入LINE
https://fiftyplus.pse.is/4yt2sf

下一篇

走過婚變,中年後讀EMBA!張月麗:50後必丟三件事,沒意義的飯局、不愛你的人、虛假的朋友

50+學院

50+熟齡美妝工作坊:掌握關鍵減齡彩妝技巧
  • 中山藏藝所6樓集會室

  • 2024/03/06 ~ 2024/03/13

50+聲音表達工作坊進階班第4期
  • 台北市

  • 2024/02/29 ~ 2024/04/11

50+生命寫作工作坊 基礎班第12期
  • 中山藏藝所2樓展演區

  • 2024/02/27 ~ 2024/04/02

【50+學院╳六號實驗室】熟齡當代舞課第15期
  • 六號實驗室當代舞蹈藝術學院

  • 2024/01/19 ~ 2024/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