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菱娟專欄|不必永遠當超人!熟齡父母要懂得向成年兒女示弱
孩子不是不關心,而是以為父母很強大。
文、內文圖片提供/丁菱娟 攝影/影巷26號
編按:有時候,覺得孩子不關心自己?丁菱娟提醒,該回頭想想,自己在孩子面前是否總是扮演強者角色,而使得兒女一直以為我們可以搞定所有事?她分享好友的故事,在計較孩子沒有關心之前,是否適時示弱,說出需求了呢?有智慧的熟年父母,不必永遠當超人。
我們在與成年子女溝通的過程當中,是不是還一直扮演著強者的角色,因此讓子女誤以為我們無所不能,什麼事都可以自己搞定。或者有沒有可能我們太容易宣洩自己的想法和情緒,沒有給子女表現關懷的空間?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體力和智能隨著歲月出現消長的現象,如果我們沒有機會示弱,子女可能仍然認為我們一切OK。
空巢期居家大改造 孩子沒關心一時心酸
一位好朋友在兩位小孩長大成人,各自搬出去獨立之後,便準備好好重新裝潢設計自己獨處的家,讓自己在第三人生擁有一個完全符合自己理想和嚮往的家。
她是一位極具品味的實業家女性,家中自從小孩獨立搬出去另覓新房之後,就只剩她獨居,原來小孩的房間已不需要保留,所以她決定任性地按照自己的意志和想法打造一個符合自己想像的空間,她說以前的居家空間都是以小孩為中心來思考,現在終於可以為自己的需求規劃了。
於是她找了喜歡的設計師滿懷期望地開始討論,她告訴自己這將是這輩子最後一次對家的改造,因為已經年過60,未來大概也沒有這樣的體力,所以一定要趁還有體力這時候進行大的空間改造,但這個計畫案必須考量到更年老時都符合居住的空間。
在與設計師討論之後,她決定搬家並清空原來的家具和物品,預計花1年的時間讓工人重新施工,她希望慢工出細活,真正打造出自己適合居住到老的環境。
就在打包舊物品的過程當中,有一天她坐在地上突然覺得委屈起來了,偌大的空間只有她一個人在整理,面對眼前過多的雜物和物品,她不知從何開始,一股辛酸上來,心想小孩這時候為什麼都沒有來問媽媽需不需要幫忙。
她前兩年幫小孩打理新房,忙進忙出的,好不容易花時間將裝修得美輪美奐的房子送給一對子女,但現在媽媽需要小孩幫忙的時候,小孩為什麼不會同理地關心一下呢?
想著想著一股情緒上來,很想打電話去數落小孩,訴說自己的委屈,但最終她忍住了,畢竟創業家的性格讓她了解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和溝通的要訣。
化情緒為主動「求救」!適時示弱、表達需求
她發了個簡訊給兩位小孩,告訴他們「求救!星期六、日需要你們幫我打包收衣服」,沒想到兩位小孩很快的都有回應,一位說「我明天中午過去」,另外一位說「OK,我明天帶皮箱過去」,她心裡的委屈總算得到了平反。
而且事後她告訴我,那整個衣櫃的東西她已經看了兩天不知如何下手,結果女兒學了衣物整理術,只花了40分鐘就把她的衣物整整齊齊地打包完畢,令她另眼看待。
這件事讓她學到,有智慧的父母應該想辦法示弱,而不是在第一時間感到委屈時就急著訴說自己的情緒,數落小孩沒有關心,這樣的結果只會惹來親子關係的緊張,招來一段怒氣,她很開心她忍住了。
年紀大了都很脆弱 孩子面前不必永遠當超人
有時候我們覺得小孩沒有關心我們,那是因為我們也從不把需求對他們說,我們從來不示弱求救,我們總是擺個父母的樣子,高高在上,在脆弱的時候,總覺得他們應該主動關心我們才對。但是捫心自問,想想我們在20多歲的時候,有把父母的事情放在第一位嗎?在那個花樣的年紀,我們的心不也都往外飛的多,死黨的事可能更重於父母交代的事吧。
小孩其實是很關心父母的,適時示弱,他們才有機會表現。圖為丁菱娟(右)與女兒。
在未說出我們的需求之前,小孩一直覺得父母是強大的,是可以擺平一切,不需要幫忙的,直到有一天父母真的求救了,他們才會體會到父母原來也有脆弱的時候。所以有智慧的父母就應該要懂得適時地示弱,不要永遠扮演者偉大父母的角色,不要永遠堅強,不要永遠能幹,不要永遠像超人一樣。
我的朋友在女兒幫忙完離開之後,自己泡了杯咖啡,開心地笑了起來,她說有時候真的要讓子女知道我們並沒那麼堅強,她很開心小孩還是關心她的,只是沒給他們機會表現而已。
對的,父母年紀大了都很脆弱!
2021/09/12
此文對你有幫助嗎?50+全站免費,但需要您的贊助,支持好內容製作
→https://pse.is/3hg64d
追蹤50+FB
→https://pse.is/58arq5
加入LINE
→https://fiftyplus.pse.is/4yt2s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