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野村總一郎 圖/Shutterstock
編按:退休後,因不再工作而失去生活重心,往往引發退休症候群,嚴重者也會引發憂鬱。日本精神科醫師野村總一郎,則引用思想家老子的處世哲學來開導大家,他說自己的解讀雖可能超譯,卻不妨由此重新思考人生,如何讓自己重回「空」的狀態。
如今,日本的高齡化速度居全球之冠。
隨之而來的高齡者憂鬱症也逐漸成為一大社會隱憂。
此病又稱為退休症候群,是指高齡者離開工作崗位後因為飽受「不知道要做什麼才好」「沒有比失去工作更讓人不安的事了」等想法所折磨,最終罹患精神疾病。
當然,問題不僅止於退休族,面臨退休的人也一樣。
30、40歲時明明拚了命工作,隨著年齡增長,職位和被賦予的職務卻逐漸改變,因而感到沮喪。
另一方面,意識到自己的衰老,也會讓情緒愈來愈低落。
此時,請大家試著去想想「草帽」。
退休不再工作失去重心?老子解答:功遂身退、天之道
老子《道德經》:持而盈之,不如其己⋯⋯功遂身退、天之道
野村總一郎醫師譯:最好別讓容器一直處於填滿的狀態。做完了自己該做的事,就趕緊引退吧。這樣不僅比較帥氣,也才符合自然之道。
心之診斷:人生並非只有持續獲勝。等時機到來便瀟灑引退,才是自然之道。到時候,再用新事物填滿空的容器即可。
從字面上來看,這句話的意思是不要只顧著表現自己,做完了該做的事就必須引退。
這段話確實可以如此解釋,不過此處想談的是在這麼做之後,那些引退的人卻因為對往後人生感到迷惘而痛苦不已。
在我用自己的方式更進一步解析這段話之後,我發現從中也隱藏著這樣的訊息:「人生並非只有勤勉工作、持續獲勝。」「自身的活躍及他人的讚賞,並不是唯一重要的目標。」
退休後失去工作(或是職位隨年齡而調整)並感到痛苦的人,大多是被「自己一直以來都是人生勝利組,無法持續獲勝的人生毫無意義」「唯有活躍於職場,才能實現閃亮的人生」等想法所束縛。
這也是一種「批判」。
套一句老子箴言,這就是利用「充實」「滿足」「讚賞」「好評」等閃耀的要素來妝點人生的生活方式罷了,就像頂著金光閃閃的皇冠。
要是這些外在裝飾一口氣消失了,當然會感到不安。只要是人,都會渴望一直戴著璀璨的皇冠。
我能理解這種心情,然而,老子所要闡述的道理即是:並非只有戴著皇冠的狀態才是人生;人生也並非僅有戰勝他人、在職場上發光發熱。
理解自己的職責,完成任務後就順其自然地交付下一個人,並坦然接受眼前所面臨的處境。
這樣的態度,才是享受人生並堅強活下去的技巧。
退休後清空自己 才能迎來新事物與新生活
相較於緊緊抓著破爛皇冠不放的人,果斷戴上草帽的人更加帥氣。
你所需要的,是戴上過去不曾戴過的草帽的勇氣。
縱使認為自己現在的人生形同空無一物的容器,但這也不足為奇,更不必感慨。
空的,才是最好的狀態。
好不容易清空容器,就能盡情去做過去因為太忙而做不到的事,用嶄新的事物填滿容器,成為嶄新的自己。這也是很棒的生活方式。
草帽和太陽、藍天非常相襯。能夠戴上這麼棒的帽子並向前踏出新的第一步,光想就雀躍不已,不是嗎?
(本文摘自野村總一郎著,《在診療室遇見老子:療癒10萬人的日本精神科名醫,教你32個「零批判」思考模式》,今周刊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