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常腰痛?物理治療師:90%沒特定有原因!但要做7件事改善

為何常腰痛?物理治療師:90%沒特定有原因!但要做7件事改善
2021.09.06
54,405
作者|吳丹華,50+轉載

作者|吳丹華,50+轉載 2021.09.06

54,405

文章用聽的
00:00 05:20 1

文/鄭宇劭 圖/Shutterstock

編按:好像愈來愈常腰痛?鄭宇劭物理治療師分享病患最常問的腰痛/下背痛問題:多久會好?該做些什麼來改善?可以彎腰嗎?如果是急性腰痛/下背痛如何自我照護?如果要活動,選擇哪些運動會比較好?如何判斷運動太過呢?鄭宇劭一一解答。

在加拿大的朋友私訊問我說:「這2年我腰痛3次該怎麼辦?而且之前看了醫師還有物理治療師跟整脊醫師,但是醫師只給我開肌肉鬆弛劑,整脊醫師每次幫我處理完,有改善狀況,但是又痛了起來。我想知道為什麼?」

為何腰痛又復發?檢視生活習慣、年齡、肌力與健康狀況

大部分腰痛(下背痛)的患者(90%)並沒有特定原因,可能與日常生活習慣年齡肌力不足有關。

比較常見導致腰痛的可能原因:

肌肉骨骼問題,例如:椎間盤突出、脊椎滑脫⋯⋯

慢性健康狀況,例如:關節炎、肌少症⋯⋯

其他嚴重疾病,例如:癌症,或是腎臟病的轉移痛⋯

朋友在加拿大,而我在台灣,其實我能做的並不多。只能:鼓勵他保持活動、給他放鬆與訓練動作與衛教小本子。大部分的人其實經歷腰痛後,如果保持活動,研究顯示很快都能恢復。

關於腰痛,以下3個問題是我常回答的。

常見問題1. 腰痛多久會好?

如果是急性下背痛(腰痛),大多3~7天就會好,自我照護原則是暫時減少提重物、避免造成疼痛的動作即可。

在台灣就醫便利,如果你擔心腰部的疼痛是否與結構或其他嚴重疾病(例如:癌症)有關,可以尋找骨科或復健科醫師診斷。而如果你有慢性疼痛(3個月以上)的問題,除了上述專科外,也可以找疼痛科醫師。

常見問題2. 腰痛可以做什麼來改善?

a. 保持活動

大量證據顯示,保持活動可以恢復得更快,並且避免演變成慢性疼痛。但是這邊要注意,如果是運動員,請把訓練強度與訓練量降低。一般人的話,盡量維持現狀。並請留意自己的疼痛狀況,如果運動過程中,疼痛有加劇的情況,建議停止運動並且就醫。

選擇哪些運動會比較好呢?

低衝擊性運動,例如:走路、腳踏車、游泳等。

肌力訓練,例如:阻力訓練。

靈活度訓練,例如:太極、皮拉提斯、瑜伽。

b. 保持正向心態

許多人經歷反覆的腰痛後,會因為沮喪或害怕而對疼痛更敏感,變得更不敢做動作,怕動作會造成疼痛。然而,如果不保持活動的話,只會更使疼痛更加惡化,如此惡性循環,嚴重者甚至導致失能。

常見問題3. 彎腰會導致腰部受傷嗎?

彎腰不會讓下背受傷,脊椎的設計本來就可以做彎曲的動作,不是彎腰導致你受傷的。不過彎腰會讓你更痛的話,請先暫時不要做這個動作,但是不代表一輩子不能彎腰。以運動增強核心肌群,才是比較好的預防傷害策略。

日常生活做對7件事  預防腰痛上身

至於日常生活,還有幾點建議:

1. 保持好的姿勢

我會建議最好每個小時起來走動或是變換姿勢,現代人由於維持同一個姿勢生活太久,容易導致肌肉或關節緊繃。

2. 避免久坐

如果因工作需求須久坐,建議可改變桌椅高度或視線高低,來加以變換。

3. 戒菸

4. 保持飲食健康

5. 睡眠品質

6. 減輕壓力

7. 學習提重物技巧

如果持續疼痛難解,建議就醫,並尋找物理治療師處理疼痛。

(本文轉載自鄭宇劭物理治療師臉書,原文標題為〈下背痛該怎麼辦?-最常被問的三個問題〉)

用行動支持50+

媒體是推動社會朝向更好改變的關鍵。《50+》目前皆為免費閱讀,然而網站運作需要不同專業人員的投入。如您喜歡這篇文章,誠摯邀請您小額贊助,支持內容製作。希望我們在您的支持下,能持續對台灣熟齡生活有正向啟發、給予人盼望!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