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樹君專欄|50後更需要斷捨離!再也不買這10樣東西,生活清爽心情輕盈
過去難以割捨的,現在都很容易放下了。
文/彭樹君 攝影/影巷26號
編按:山下英子的斷捨離,很適合人生下半場的減法生活。以「現在」為時間軸,以「自己」為主體,只留下對於「現在的自己」最必要、最適合,仍有存在價值的物品,而將不需要、不適合的物品捨棄。彭樹君認為,這是讓心靈得到自由的好方法。她分享自己再也不買的10樣東西,你呢?
最近我的朋友群中許多人不約而同地進行斷捨離,想來是因為疫情的緣故,在家工作的時間多了,所以更需要一個讓自己舒服的清爽環境。
「斷捨離」這個詞彙,來自日本雜物管理諮詢師山下英子所推廣的一套人生整理術,後來也成為她的暢銷書書名。她從瑜伽道場習得「斷行」、「捨行」、「離行」這套斬斷慾望、離開執著的修行哲學,思考人與物品的關係,進而歸納出一種提升身心靈的方法。
山下英子的斷捨離 清理居家與心靈雜物讓人生變開心
山下英子說:「斷捨離就是透過整理物品了解自己,整理心中的渾沌,讓人生舒適的行動技術。換句話說,就是利用收拾家裡的雜物來整理心中的廢物,讓人生轉而開心的方法。」
斷捨離的篩選物品原則,是以「現在」為時間軸,以「自己」為主體,只留下對於「現在的自己」最必要、最適合,仍有存在價值的物品,而將不需要、不適合的物品捨棄;這可說是一種不必整理的整理術,畢竟雜物都清除之後,留下的都是真正的必需品,連收納都省了。讓自己居住的家只存在適合自己的物品,如此一來,環境裡的東西都將成為支持自己的力量,這是斷捨離的奧義。
簡而言之,斷捨離不只是丟東西,更是一種人生的修行,那牽涉到身心靈的層面,久而久之,對物質的慾望會淡化,對人生種種也就不再那麼執著,可以更容易放下一切對我們已無用的過去。
50後減法過日子 我不再買的10種東西
我也是斷捨離的實踐者,尤其在人生過了一半之後,就更需要以減法過日子,否則物品只會愈堆愈多,生活也就拖泥帶水,心境也是。因此,對於所有放進自己房子裡的東西,我都要思考再三,這個東西真的值得那個空間嗎?
畢竟最昂貴的就是空間,與其在屋子裡放一張好看但無用的桌子,不如把那個空間留白給餘韻無窮的空無。我早已丟掉了電視和茶几,最近打算丟掉沙發。
除了捨棄不再需要的舊有,還要盡量減少新物,而以下這些物品,是我已經不會再買的東西:
1. 居家擺飾:一時的喜歡是真愛嗎?
對於這種東西的喜歡都是一時的心情,帶回家後擺上一段時間,就會漸漸視若無睹,再發現它的時候,只覺得占空間還沾灰塵,甚至破壞了視覺的和諧,令人納悶它存在的意義,最後的下場就是被丟棄。
2. 杯子:會用的就是那幾個
以前看到好看的杯子就忍不住下手,不知不覺竟累積了一櫃子,但後來發現會用的就是那一兩個,其他都是多餘的啊!
除了杯子之外,一切的鍋碗瓢盆也是這樣,當我意識到它們已堆成累贅,只好全數清除。少了那些琳瑯滿目根本用不到的器皿,廚房真的清爽多了。
3. 鐘錶:活得鬆一點,別太在意時間
以前有一籃子各式各樣的錶,現在一支也沒有,甚至連牆上的掛鐘都丟了。
手機與電腦上就有時間顯示,而且我也不需要一直把時間戴在手上,或是掛在牆上,何必讓那滴滴答答時光流逝的聲音來逼迫自己呢?
真的,要活得放鬆,就別太意識時間。
4. 好看但不舒服的衣物:不和自己過不去了
我曾經有一抽屜的高領毛衣,後來全部捐給二手衣物中心。如今回想起來覺得真是不可思議,以前怎麼可以忍受那麼不舒服的衣服?
除了高領毛衣之外,一切好看但不好穿的衣服與鞋子,我也都絕對不會再買了。穿在身上,會碰觸到肌膚的,一定要讓自己很舒服,否則就是和自己過不去。所以現在最注重的是材質,至於設計則是簡單就好,質感最重要。
為了不要堆積衣物,我規定自己買一件新的就丟一件舊的,所以每次購買之前就要先想好該丟哪一件,因此常常就把想買的東西放下了,因為我發現手上的新品並沒有比我原來擁有的更好,那麼何必買呢?這一招讓我省下難以計數的金錢。
5. 同類化妝品與保養品:用完才買,清爽又簡單
我的浴室裡曾經堆滿了瓶瓶罐罐,各種化妝品和保養品,自己都看得眼花撩亂,僅僅口紅就有幾十支,各種早霜晚霜也有十幾瓶,但根本用不完啊,那些瓶瓶罐罐常常堆到過期,最後變成必須丟棄的垃圾。
現在我所有的保養品與化妝品都是單數,用完之後需要再買,浴室變得很清爽,無形中也簡化了保養與化妝的步驟。甚至許多時候,清水就夠了,畢竟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家,根本不需要化妝,而過多的保養對肌膚反而是負擔。
6. 旅遊紀念品:體驗無價
過去每到一個地方,就覺得需要買個什麼東西來紀念自己曾經到此一遊,所以總會把當地的一些特色器皿帶回家;但慢慢就覺得,那些東西不過是旅遊的碎片,並不能還原什麼,真正美好的都是當下的感受,而那些美好已經永遠停格在那個時空,不是任何紀念品可以替代的。
7. 加購品:謝謝,我不需要
某些賣場的結帳櫃台後面,總有那種購買多少錢就可以加購的東西,讓人在結帳時一併帶走,看似實惠,其實不然,因為那往往不是當下需要的,帶回家只是囤積而已,也許一段時間之後就過期了。
買真正需要的東西就好,我想這才是真正的實惠。
8. 特價品:不夠喜歡,就是浪費
為什麼有特價呢?不就是為了促銷,這種東西的質感通常不會好,使用起來心情不會愉快,何必買呢?便宜但並不真心喜歡的東西其實是貴的,畢竟它們並沒有為我們的生活加分,因此花錢買特價品反而是一種浪費。
9. 點數贈品:購物單純些,省下珍貴時間
集點換贈品當然是商人的陽謀,目的就是誘惑消費者購買愈多愈好,所以有時為了湊足金額,會額外加買根本不需要的東西,但花錢花時間集點換來的贈品真的值得嗎?
少了那些集點卡,購物會回歸單純,皮夾也會清爽起來。而斷捨離的第一步,也許就是從清理自己的錢包或皮夾開始。
10. 收納盒:東西少就用不著了
因為東西少了,空間裡所擺放的都是現在正在使用的東西,收納盒這種東西自然是不需要了。
知道自己不再需要什麼,也就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斷捨離的過程,也是一個認識自己的過程;面對物品就是面對自己,整理房間就是整理心境,從行動為心靈帶來變化與淨化。
施行減法人生就像去除身上的贅肉,是一種必要。居住的空間沒有堆積多餘的物品,才能讓能量順暢地流動,當生活清爽,心情也才能輕盈,心靈也就得到了自由;正如山下英子說的,去除不需要的東西,我們就從「看得見的世界」走向了「看不見的世界」。
而歲月帶來的好處,就是過去難以割捨的,現在都很容易放下了。
你呢?有什麼是你不會再買的東西嗎?
2021/08/22
此文對你有幫助嗎?50+全站免費,但需要您的贊助,支持好內容製作
→https://pse.is/3hg64d
追蹤50+FB
→https://pse.is/58arq5
加入LINE
→https://fiftyplus.pse.is/4yt2s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