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蔣德誼 圖片提供/天下生活 責任編輯/王美珍
編按:陪伴罹癌家人,除了要與病症對抗,對於身心各層面也都是一大挑戰。知名藝人張鳳書在父親被診斷出罹患大腸癌第四期後,作為主要照顧者,她摸索出保持自我平衡的生活節奏、善用有限的時間,並學習如何父親有技巧地溝通,讓病人與照顧者雙方,都有氣力走更長遠的路。
根據統計,台灣每年有超過11萬名罹患癌症的新患者,不只是病患本人對抗病情的煎熬,對於每一位病患背後的照顧者而言,同時要面對病況的不確定性、生活型態的劇烈轉變,身心壓力程度其實也相當沉重。
2020年6月,張鳳書的父親被診斷出罹患大腸癌第四期,最初她也曾感到驚慌、不知所措,幸而她及時尋求家人與專業諮詢協助,事隔一年後,父親已完成化療,生活也大致回到常軌。
作為父親的主要照顧者,張鳳書以自身經驗有感而發地提醒:「在照顧家人的同時,一定也要顧好自己,身心不透支、不硬撐,照顧才能長久。」而抗癌過程雖然辛苦,卻也讓家人彼此之間的關係更緊密、甚至改變了她的思考與人生觀。
確診癌症第一件事 找對科別才能對症下藥
回憶起當時得知父親罹癌時的當下反應,張鳳書至今記憶猶新。「當時我爸爸是突然大出血緊急送醫,而在腹部超音波檢查出腫瘤,第一時間我們一下子慌了手腳、連該掛哪一科都不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