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蔣德誼 圖片提供/靳寶儀
編按:人生的快樂與滿足,其實真的很簡單!因為即將步入50歲時的一場意外,讓林波、靳寶儀夫婦開啟了「環島饅頭」的旅行,兩人開著小貨車,白天做饅頭、晚上就睡在車上,足跡遍布全台甚至離島,至今已經邁入第6年。旁人看來辛苦,夫婦倆卻甘之如飴。
近來「環島」從單純的旅行,變成不少人的夢想清單,有人騎鐵馬、也有人靠著雙腳徒步完成。對林波、靳寶儀夫妻來說,他們每年踏上的環島旅行,沿途則是有饅頭香和愛心相伴。
開著一台小貨車,這對「環島饅頭」夫妻檔過去6年來,每年靠著在市場擺攤的收入,至今已經走遍全台超過600處學校、機構和社區據點,帶著孩子、長者或是弱勢族群一起做愛心饅頭,所有費用都是自掏腰包無償提供。
白天他們在定點做饅頭、有時間就在附近走走看看,晚上就睡在小貨車後面簡單的臥鋪裡,看來克難,夫妻倆卻不以為苦。靳寶儀笑說:「我想告訴大家,不是有錢才能做善事,我們一個傻子、一個瘋子,會一直做下去!」
因手傷體會人生無常 更要把握當下
開始做饅頭之前,林波和靳寶儀已經在菜市場賣了25年的粽子,但是粽子一年只有端午節一檔旺季,加上消費習慣的改變,生意逐漸不若以往。這也讓靳寶儀考慮,是否該改做別的生意?
「當時我在考慮要改做早餐店,感覺比較沒有淡旺季的問題,也還是可以兼賣粽子。但是做早餐店得要租店面,是一筆不小的投資,若生意不好也很難維持,當時我心裡一直在考慮這些事情,其實蠻煩惱的。」靳寶儀說。
後來靳寶儀去救國團上課學做麵點,也買來了一台壓麵機準備在家練習試做,某次操作中,卻不小心把手捲了進去。因為手傷,醫生囑咐至少要休息3個月,生意只得暫停。
「短短幾秒的時間,我的右手食指就被撕裂一大片,傷口深到見骨。事後我經常回想,那個時候我動作如果再慢一點,大概整隻食指,甚至其他手指可能就這樣沒了。」
在這段休息期間,她開始思考很多問題。像是「如果沒了手,人生會變得怎樣?活著的意義在哪裡?愈想愈心煩,不如出去走走、散散心。但一來其實沒有什麼心情旅行,也不想多花錢,不如就以車為家,然後用自己會的事去幫助別人,感覺比較有意義。」
於是,在先生的鼓勵下,傷口才初癒拆線後一個禮拜,兩人在2015年第一次帶上簡單家當、蒸籠等製作工具,開著平時做生意的小貨車,開啟了「環島饅頭」的旅程。
省下旅費做饅頭 以車為家走遍全台灣
第一年,他們用了15天,一共走訪了20家育幼院,白天大約花4、5個小時帶著孩子們做饅頭,有空時到附近走走逛逛,晚上就拉起蚊帳、找個空地或停車場睡在小貨車後面,洗澡就在公園接水用。
環島旅行期間,夫妻倆晚上就睡在車上、花費也一切從簡。
「第一年其實還不太習慣,包括睡在車上其實不怎麼舒服,和機構接洽的過程也多少有點緊張,怕對方覺得我們是奇怪的人。」旅途雖然有些克難,但夫妻倆都同感:走這一趟實在值得。
「以前我就有固定小額捐款的習慣,但是面對面帶著這些孩子做饅頭,實際看到他們開心的樣子,那個回饋和滿足感真的讓人很難忘。這也好像是我活了大半輩子,第一次不是因為父母或家庭、工作,而是發自內心、真心想做的事情。」
如此一來,夫妻倆也放下了考慮做早餐店的計畫,目前兩人仍然在市場擺攤賣粽子,每年就在端午節之後出發,旅程也愈走愈長:第2年倆人環島39天共44站、第3年變成88天走了90個點、甚至連人帶車搭船到離島澎湖做饅頭。到了第6年也就是2020年,旅程已是長達178天、走完178站的長程挑戰。
「我們已經愛上了這樣的生活!」靳寶儀說。
陪伴孩子與長輩 心靈富足是無價之寶
隨著旅程拉長,「環島饅頭」造訪的地點也從育幼院或是家扶中心等機構擴及到學校、社區;一起分享做饅頭的對象,從幼稚園小朋友到大學生、獨居老人、身心障礙者到弱勢家庭都有。
夫妻倆曾經相隔3年,二度遇見曾經在中途之家、後來已經升上高中的孩子,「當時那個孩子就跟我們說:『你們可以堅持這麼久真的很不容易,很謝謝你們每年都來。』我們聽到就很感動。」
靳寶儀說,不敢說自己做的事很了不起,「但透過身體力行,可以告訴這些資源相對較缺乏的孩子們:完成夢想不一定要有很多條件、只要有足夠的意志、不怕辛苦。也許就能讓他們心中多一點希望。」
藉由自身的分享,饅頭夫妻檔鼓勵孩子們勇敢追夢。
除了分享與鼓勵孩子們,夫妻倆也走訪不少社區關懷據點,陪伴許多長者一起做饅頭。「很多老人家對於饅頭都很有親切感,一邊做會一邊喚起小時候家裡媽媽、阿嬤做饅頭的記憶。」
除了喚起過往回憶和趣事,夫妻倆也會用自己當例子,鼓勵熟齡長者們完成自己的夢想或願望,「特別是像我們現在50、60歲的年紀,還有很多時間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我經常分享說,晚上睡覺時可以想一下,我是誰?怎麼為自己活?」
曾經有阿嬤感動地對夫婦倆說:「你們做這麼多好事,一定會上天堂!」「我就回她說:我現在就已經在天堂了!」靳寶儀笑說。
今年的環島計畫雖然受到疫情影響尚未成行,但兩人日前仍然特別北上,親手做饅頭致贈給雙北地區的醫護人員。
6年來夫妻感情更好 吵吵鬧鬧也是一樣過日子
發起「環島饅頭」行動至今已經6年,夫妻倆不僅體會到過往未曾有過的充實與滿足,兩人感情也比過去更融洽了。
「第一年和第二年的時候,先生主要是陪著我一起做饅頭,但是到了第3年,他慢慢開始體會到其中的樂趣,畢竟過程本身一定還是有辛苦,如果不是真心喜歡享受,也很難每年都一起做到現在。」靳寶儀說。
靳寶儀分享,夫妻相處就像跳舞,有時進一步、有時退一步,彼此配合對方的步伐,相互包容體諒才能長久。
剛迎接結婚33年紀念,夫妻倆笑說:兩人相處就像是一首歌謠裡唱的:阿公要煮鹹、阿嬤要煮淡,兩人就算吵架打破鍋子,還是笑笑繼續過日子。
也有很多人問他們,有這些錢在台灣環島,怎麼不出國去玩?「我有算過,油錢、日用花費還有材料費這些加起來,平均環島2個月的費用,差不多夠我們去歐洲玩一個禮拜。但是旅行的風景看過可能會忘記,我們在環島做饅頭的途中卻遇到了許多至今不會忘記的人,和他們的生命故事。」
「說到底,我們就是圖一個開心!看見大家的笑容,就是我們最大的動力。」這對「環島饅頭」夫妻檔的心情寫照,或許就像是貨車上貼著的標語:「為何而做?生命無常、豐富生命;有何感想?知足感恩,開心!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