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克莉亞・席爾&喬安娜・泰普林 圖/商周出版提供 責任編輯/吳丹華、王美珍
編按:居家整理一定要斷捨離嗎?好萊塢眾名人御用收納團隊、Netflix熱門實境秀The Home Edit權威主持克莉亞・席爾與喬安娜・泰普林認爲不一定必要。關於收納,她們提倡80/20法則,先求好用,再求好看(也有傳授好看秘訣喔)。
對於每個願意且努力收納居家環境的人,我們感到與有榮焉。
低標生活風格與其他美好生活法則的界線在於,你不用對於自己做的事感到罪惡。藉由創造低標生活,我們想要提倡一個就算你只做了最低限度的努力依然可以得到認同的社群。好比說,你可能洗了頭,但假如你不吹乾頭髮(顯然是高標的行動)呢?只要頭髮是乾淨的,這樣就好了。
你可以不用斷捨離 不必勉強過和別人一樣的生活
同樣的,我們不想要你因為5天沒洗頭只使用乾洗髮而充滿罪惡感,我們也不想要你在整理東西時感到難分難捨。畢竟你的家裡應該充滿你喜歡、需要或有感情的東西。以下是一些例子。
你可能喜歡的東西:蠟燭、衣服、裱框的相片、吉他、珠寶飾品、花瓶
你可能需要的東西:電池、文件、洗手液、燈泡、報稅表、馬桶疏通器
你可能有感情的東西:孩提時期的東西、傳家寶、小孩的勞作、卡片和字條、舊照片、結婚禮服
當你根據上述的判斷標準分類物品,留下來的就是必要的。你對於擁有這些東西不需要有任何罪惡感。這是收納過程很重要的一步。
為什麼要抗拒你的寶寶就是需要一整櫃尿布的事實,或者你家那位青少年就是需要一堆運動用品。抵抗事實是無效的,最終也根本沒有用。把時間和精力花在能夠整合你生活中所有東西的收納方法,勝過勉強自己去過著像別人那樣的生活。
收納不一定要極簡 而要認真對待物品與空間
收納經常混合了所謂極簡主義的概念,但事實上它們是兩件完全不同的事。極簡主義被認為是主張生活中愈少東西愈好;收納則是以有效且規律的方式管理各種事物。極簡主義是一種設計風格或生活方式的選擇。收納並不表示你必須把你擁有的東西減到最少,而是強調你對於自己擁有的東西必須好好想一想。你必須認真對待你的東西和你的生活空間。
有篇文章曾經形容我們是「讓你可以留下更多東西的收納專家」。看到這個說法我們都笑了,確實如此。
我們想要幫助你在原本的舒適圈裡過得更舒服,而不是要你把各種東西都丟掉。你當然無法擁有所有東西,但是你可以擁有很多東西。此外,假如你輕易就丟掉什麼,風險在於有些你真的需要的東西未來還是會需要,屆時再買不啻浪費,倒不如找個方法好好收納它們。
居家整理把握80╱20黃金法則 空間不超過8分滿
我們的核心概念是:東西不減空間就減,你無法兩者兼得。
你擁有的每樣東西都會占據一定的實體空間,累積到最後,就算是再大的房子也會不敷使用。要如何避免這種末日景象來臨?
請遵守80╱20生活哲學:保持居家空間不要超過8分滿,至少留2成的彈性。
把所有可以使用的空間都用盡了,有點像暴飲暴食。衣櫥關不上跟皮帶勒著撐飽的肚皮一樣,都讓人不舒服。假如你還想要吃個點心呢?或者你還想要多買雙鞋?倘若連喘息的空間都沒有了,你就別無選擇。
避免空間不夠的5個訣竅
1. 不要再買衣架!該有的你都有了。
2. 每樣東西都要收納,這樣你才知道什麼地方已經擺不下了。
3. 每次買東西之前,問問自己:「這個東西要放在哪裡?」如果沒有答案,就不要把它帶回家。
4. 每年撥出一兩次時間,重新檢視和安排你的空間。
5. 把自己銬起來,確保你不會出門買更多東西。
當空間飽和度即將超過80%的門檻,你會發現東西不再像原本那樣擺在該擺的地方。抽屜開始塞滿東西,儲藏室也寸步難行,你暗自盤算可不可以把冬天的外套放到女兒的衣櫥裡。這些狀況都不太妙,很快也會變成無解習題,讓人挫折又不想面對。
不論你是因為小孩才需要它,或是工作上必須用到,或者單單看著它就能讓你感到快樂——我們都同意也接受你可以擁有它。只要你能夠好好收納,不會任由各種東西蠶食鯨吞你的空間,實在沒理由要你斷捨離,尤其如果斷捨離對你根本無效的話。
單數為什麼比較好?收納先求好用,再用4個秘訣求好看
我們說過,收納這件事,先求好用,再求好看。接下來要分享一些我們最愛的撇步和技巧。
1. 打造一個視覺焦點(或者我們稱之為「感動點」)
即便是微不足道的一個小東西,也會讓整個空間亮起來。不論是儲藏室裡的瓶瓶罐罐,或者是衣帽間裡的一個包包。
• 克莉亞的零食罐或其他乾貨都放在儲藏室正中間的架上。
• 最喜歡的包包用透明壓克力架展示在衣帽間。
• 繪畫用品或書根據彩虹的顏色排列在遊戲室的書架上。
• 擺設有個性的宣示品,像是尖頭高跟鞋、貓王的畫像,兩者都出現在歌手凱西•瑪絲葛蕾芙(Kacey Musgraves)的衣帽間。
2. 保持空間感
採取任何收納計畫或設計改造之前,記得先看看整個空間,確保所有地方都利用到。
• 用奇數設想:架上擺3個籃子看起來比4個籃子好看。如果你需要填滿空間,把籃子都擺在中間,再等距向外移動。
• 如果可以堆疊就堆疊,但要考慮視覺重量,預先分配。你不希望東西看起來傾向一邊,或者頭重腳輕。
• 預留空間。「負空間」的概念很重要,也就是物品之間要保持空間,更不用說這樣你才有地方再擺其他東西(記得80╱20法則)。
• 用透明的收納箱增加高度,讓小空間看起來變大一點。
3. 維持一致性
挑選東西時要先想過,保持一貫的風格。如果物品擺起來不搭調,會讓空間顯得凌亂又不協調。
• 決定居家收納要採取什麼風格,根據風格決定要買什麼東西。
• 注意細節,像是把手的種類和材質。如果你決定採混搭風,確保所有東西看起來都是刻意如此,不會讓人視覺錯亂。
• 相同或相似的東西鏡像擺放會讓空間看起來更平衡。用高度落差或不同形狀來避免過於單調,只要兩樣東西看起來有點像,就會有協調感。
4. 盡可能根據色彩排列
這麼做是有道理的,就把你的東西按照彩虹的顏色排列吧。很多時候,這是系統功能的一部分;但有時候……純粹好玩。
5. 加上標籤
就像色彩排列一樣,多數時候標籤具有功能性,有助空間收納。但有時候也可以是為了美觀。一個空間看起來越順眼,你越會想要維持它。
6. 把看得到的地方擦乾淨
無庸贅言,把房間整理乾淨,尤其是窗戶和玻璃櫃,有助於讓整個空間看起來更整潔。
(本文摘自克莉亞・席爾&喬安娜・泰普林著,《美感收納術:全美最強整理達人教你收納變日常、整理變享受的質感生活提案》,商周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