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樹君專欄|愛的藝術是放手!不擔憂他人的人生,才有能量活出自己
劃下界線,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文/彭樹君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編按:親子關係、手足關係,往往是人生的一道難題。為了孩子花掉老本,為弟弟還債的姊姊……作家彭樹君觀察,當一個人為他人人生負責時,不僅痛苦,也無法做自己。
前些時日經過鄰人的屋子,看見屋前掛著房仲公司的出售看板,當下不禁掛心起來,因為那兒住著一位高齡80好幾的老太太,如今屋子要出售,是發生了什麼事嗎?
那位老太太在這個社區已經住了20多年,以前還有一個老伴,自從老伴離開之後,她就一個人獨居,印象中並不曾有人來探望。但她的生活並不寂寞,因為她有個美麗的花園,那夠她忙的,我常看到她在花園裡蒔花弄草,臉上帶著愉悅的笑容。出售房子等於是離開她心愛的花園,那其中的緣由令人擔憂。
打聽過後,才知道因為老太太的兒子經商失敗,欠了許多錢,所以做母親的賣屋還債。
那麼老太太去搬去和兒子住了嗎?並不是,兒子人在對岸,一直沒有回來,連這次賣掉母親的房子都是隔海遙控。
哎,老太太離開這裡之後要住在哪兒呢?不清楚,只知道搬走那天,她依依不捨地在花園裡徘徊了許久,而最後那些植物她一盆也沒能帶走,因為要去的地方很狹仄,沒有任何空間可以安放她的寶貝花草。
聽說了這樣的事情,心中實在難受,一方面是為老太太感到不忍,風燭殘年還要離開自己的家園,到另一個地方去生活;另一方面則是難以理解,為人子女怎麼忍心拿母親的房子去抵債,讓老人家頓失所依?太殘酷了!
我不知道老太太與她的兒子之間是怎樣的關係,但我因此想起了一些其他的親子關係,想到那些為孩子犧牲奉獻的父母,心中有很深的感慨。
父母愛子女的藝術:支持孩子的獨立與分離
一個人成年之後,就應該為自己的所作所為負起百分之百的責任,父母沒有義務再去為他收拾善後。但華人社會的許多父母總是為了孩子無止盡地付出,像是孩子的終生義工,永遠都願意為了孩子排解一切困難,往往問題沒有真正解決,只是繼續拖累了自己而已。
這樣的依存關係很沉重,尤其是做父母的一年老過一年,還要為狀況連連的孩子勞心勞力,必然是相當操煩;然而無怨無悔地供應一切所需,不僅孩子沒有為自己的生命負責的覺悟,父母最後也可能會處於各方面都枯竭的狀態,而且不知感恩的孩子還認為父母那樣供應自己是理所當然。捨不得孩子吃苦的父母,最後往往是苦了自己。
若往細微處看,當父母對成年的孩子不能放手時,那其中總有某種掌控,而掌控來自於恐懼,除了擔心孩子受苦,也擔心會與孩子失去連結。可是無法放手的結果,只會讓孩子成為無法真正獨立的巨嬰。
著名的心理學家弗洛姆在他的名著《愛的藝術》裡這麼說:「母愛的真正本質是關心孩子的成長,也就是說,希望孩子獨立並最終與自己分離;母親必須容忍分離,而且必須希望和支持孩子的獨立與分離。」換句話說,母愛的表現並不在於掌控,而在於放手。這值得所有捨不得孩子的父母深思。
偏愛對另個孩子是傷害 劃清界線需要智慧
還有些時候,父母會特別寵愛某個孩子,不僅自己能給了全給了,還要其他手足一起給,重男輕女的家庭常有這樣的狀況,而那對於另一個孩子來說是很深沉的傷害。
我的朋友Y花錢的方式頗為驚人,因為她的經濟並沒有特別好,可是過去每次與她一起逛街,看她買起東西來都是不顧一切,那感覺不像是享受購物,卻像是在洩憤。後來我才知道,原來是因為她有個總是不斷負債的弟弟,而她的母親也總是要她幫弟弟還債,「反正我的錢都留不下來,還是趁早花掉算了。」她曾經賭氣地這麼說。
可是母親認定弟弟的債務就是做姊姊的責任,逼著她一定要想辦法。Y禁不起母親的逼迫,最後竟然偷偷挪用公款,東窗事發之後,公司將她解雇,她自己也在長期的心理壓力下發現已是癌症末期,很年輕就離開人世。
在為Y哀傷之餘,我也不禁要想,如果她可以及早拒絕母親的情緒勒索,與弟弟的債務劃清界限,不在陰霾下過日子,就可以活出不一樣的人生。
沒有誰比自己更重要 何必為他人的人生負責
不過當長期陷入那樣的關係模式中,要有改變現狀的勇氣是非常不容易的,畢竟要將從小深植的觀念連根拔除,那幾乎是人生的徹底翻轉。
和Y一樣,我另一個朋友M也是在重男輕女的家庭裡長大,母親也是從她有意識以來就不斷灌輸她要照顧弟弟的觀念,所以弟弟犯錯,媽媽處罰的卻是她,雖然如此不合理,雖然她滿腹委屈,可是小小年紀的她無力推翻「弟弟就是自己的責任」這樣的認知。於是在整個成長過程中,她都把弟弟的重要性放在自己之前,然而那樣的她並不快樂。
後來她讀了許多心靈成長方面的書,開始一點一滴破除了那些被植入的觀念,這才漸漸改變了自己的人生狀態,她發現自己因為想得到母親的肯定,所以一直勉強自己去當那個痛苦的乖女兒,然而就算母親為了弟弟而稱讚她,也只是更累積了她的痛苦而已。
於是她決定把自己的重要性放在任何人之前,而她知道無法改變母親根深柢固的想法,所以只能減少與母親的接觸,那個過程血淚斑斑,可是至少現在的她可以為自己而活。也因為看著母親把弟弟養成了廢人,因此她在自己的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訓練他們獨立。她說絕不允許孩子成為啃老族,因為她想要過一個自由愉悅的下半生,所以最好及早就對孩子放心與放手。
沒有人該為他人的人生負責,就算那個他人是自己的手足甚至自己的孩子也一樣,沒有人該是另一個人的附屬應用程式,也沒有人該是另一個人的終身義工。
所以,把生命重心放回自己身上來吧!與其老是為他人擔心這個設想那個,不如把那樣的能量用來安排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同時也要明白,每個人的人生都必須靠自己去創造,困難也必須靠自己去承擔,畢竟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也唯有當一個人可以完全為自己的人生負責時,才能成為真正的自己。
2021/04/25
此文對你有幫助嗎?50+全站免費,但需要您的贊助,支持好內容製作
→https://pse.is/3hg64d
追蹤50+FB
→https://pse.is/58arq5
加入LINE
→https://fiftyplus.pse.is/4yt2s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