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到難題想求助,怎麼說容易成功?5原則,優雅提出請求不失禮

碰到難題想求助,怎麼說容易成功?5原則,優雅提出請求不失禮
2020.12.15
19,308

2020.12.15

19,308

文/韋恩.貝克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編按:碰到難題理不出頭緒,想求助又不知道怎麼開口嗎?美國密西根大學羅斯商學院講座教授韋恩.貝克指出,求助想得到回應,應該告訴對方「為什麼這個請求對你而言具有意義和重要性」,這有助於對方同理你的心情。如果有時間壓力,坦白說出來是否會顯得無禮?請參考韋恩提出的「聰明請求」5個原則。

那是我結婚十週年紀念日前的夏天。當時,內人和我是熱門烹飪節目《艾默里現場直播》(Emeril Live)的粉絲。這個節目是由知名大廚、餐廳老闆、食譜書作者艾默里.拉加西(Emeril Lagasse)擔綱主持。每集都是在攝影棚觀眾面前現場拍攝,坐在最前面的來賓可以試吃艾默里做的菜餚。有一天傍晚,我邊看節目、邊問內人想怎麼慶祝即將到來的結婚紀念日。她毫不遲疑說,為了慶祝結婚十週年這個里程碑,我們應該去參加《艾默里現場直播》的錄影。我倒吸一口氣,擔心自己問出大問題了。在我看來,我們在同一天中樂透頭彩又被閃電擊中的可能性遠大於我們拿到節目現場錄影的觀眾席。

如果我想成功拿到兩張入場券,勢必需要尋求協助。

可是該怎麼做?我的第一步是將這個需求傳換成一項請求。儘管在那個時間點我完全不知道該向誰求助,但首先我得弄清楚該如何表達請求。

一個精心設計的請求必定滿足SMART(聰明)準則:Specific(具體)、Meaningful(有意義)、Action-oriented(行動導向)、Realistic(務實)、Time-bound(有時限)。你可能聽過有人把SMART定義為Specific(具體)、Measurable(可衡量)、Assignable(可指派)、Realistic(務實)、Time-related(與時間有關)。我將M定義成Meaningful(有意義),因為解釋「為什麼」會有某個請求,能為請求帶來力量。你或許也聽過有人把A定義為Achievable(可達成)。我比較喜歡把A界定為Action-oriented(行動導向),因為行動是你如何取得所需資源,朝著目標推進或實現目標的第一步。

1. 具體、細節清晰的請求,比籠統的請求更有效

Specific(具體):人們往往認為提出廣泛、籠統的請求才是有效的,因為它撒下的網面較寬闊。但其實,具體的請求比模糊的請求能得到更多幫助,因為細節能勾起人的記憶,讓人想起他們知道的事情或認識的人,那是籠統的請求做不到的。我聽過最模糊的請求是在我主持的一場活動上,有個來自荷蘭的高階經理人,他的請求是「資訊」。就這樣,兩個字:「資訊」。我請他進一步說明,他的回答是,「這是我能透露的一切。這件事是機密,而我需要資訊。」毫不令人意外,那天他沒有得到任何幫助。

文未完!免費加入會員觀看

加入《50+》會員,3大好康免費升級

  • 讀好文:閱讀會員限定文章
  • 玩活動:參加會員限定活動
  • 學知識:《50+生活百科》熟齡知識庫免費看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