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芳如 主圖來源/Shutterstock 責任編輯/王美珍
更年期吃什麼,能讓皮膚水嫩飽滿?中醫說,多吃補水食物有幫助。由於女性荷爾蒙大量減少,更年期時,女性容易皮膚乾燥,失去彈性。不僅影響外表,還會造成身體不適,如乾眼症。若想改善肌膚乾燥,多吃黃豆、山藥等補水食物,將有幫助。由於身體燥熱,容易失眠、心神不寧,若能多吃蓮子、百合,也有機會緩和心情。
更年期別名第二次青春期,這個階段女性面臨荷爾蒙的劇烈變化,身體和心理都會受到影響。若能正面看待,好好保養身心,將有餘裕做更多想做的事。
根據統計,女性更年期的平均年齡,約莫落在49歲。中醫古書《黃帝內經.素問》中的「上古天真論」也有相關描述:「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
益曼中醫診所院長林美棣解釋,《黃帝內經》是中醫的生理學書籍,書中提到的「七七任脈虛」,指女性大約在49歲時面臨更年期,有些人早一些,有些人晚一些。此階段由於腎氣不足,意即女性荷爾蒙減少,將連帶使得心、肝、脾功能失調,除了代謝相對變差,皮膚也可能變得比較乾燥。
理想中醫診所院長林佩蓁指出,女性荷爾蒙大量流失,可能導致眼睛乾澀、熱潮紅、盜汗、失眠、骨質疏鬆。
熱潮紅和盜汗等不適症狀,通常在更年期前幾年較明顯,過了這個階段,也許就不會再發生。但是,骨質卻會持續流失,而且流失速度比更年期前快很多,因此必須超前部署,積極補充鈣質。
更年期吃什麼能讓身體更舒服?中醫建議多吃補水食物
1. 多吃補水食物,有助皮膚Q彈水潤
林佩蓁分析,從熱潮紅、盜汗、皮膚乾燥這些症狀可以看出,更年期時,整個人處於一直往上衝的狀態,肝火旺盛,所以必須「滋陰補水」,讓眼睛黏膜、口腔黏膜、陰道黏膜得到滋潤,藉此改善「乾」和「燥」。
不過,這裡所說的滋潤,跟喝水不一樣,確切意思是保持Q彈水嫩。可以多吃豆類、山藥、蓮藕、海參、干貝、桑葚、蓮子等補水食物。
需留意的是,補水食物通常偏寒,建議搭配芝麻一起吃,讓身體達到平衡。
2. 多吃高鈣食物,預防骨質疏鬆
想預防骨質疏鬆,可常吃鈣質含量豐富的食物,如小魚乾(小心膽固醇)、杏仁、牛奶、優酪乳(選無糖的)。
3. 多吃未精緻澱粉和深色蔬果補充礦物質
未精緻澱粉如糙米和深色蔬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能補充身體的能量。
此外,多喝當歸枸杞菊花茶、玫瑰花茶、百合蓮子湯,也具有安神的效果。
林美棣說,女性荷爾蒙減少,可能使得更年期的女性情緒低落,產生心煩、焦慮等心神不寧的感受。而百合、蓮子屬於安神食材,適量食用能疏肝解鬱。
更年期想讓身心平穩,可靠腹式呼吸法
更年期女性荷爾蒙減少,「陰虛則陽亢」,身體的氣往上衝。若身體忙著適應新的生理變化,家中又正好有青春期的子女,內外夾攻之下,可能造成壓力更大,肝火旺盛,使情緒經常處在火山爆發的狀態。
因此,林佩蓁指出,除了多吃補水食物,平常也可練習腹式呼吸法,讓氣往下沉,使身體平靜下來,同時提升肺活量。
如何練習腹式呼吸?
1. 一手放胸前,一手放肚子上。
2. 吸氣前,先把氣全部吐掉。
3. 慢慢吸氣,看看肚子有沒有鼓起來,若有表示動作正確。
4. 慢慢吐氣。吸氣和吐氣的節拍,剛開始可採4:8,熟練之後,再慢慢調整成4:16。
有失眠困擾的人,睡前用溫水泡腳、拿吹風機吹腳,能同時照顧到「湧泉穴」和「三陰交」2個穴道,使身體的氣往下沉,睡得更安穩。
林美棣總結,更年期不適,是生理週期改變引發出來的症狀。想提高元氣,晚上早點休息很重要;畢竟,愈晚入睡,肝、腎功能愈難得到充分的休息。
此外,依照個人興趣安排休閒活動,比如爬山、看電影、聽音樂,都有機會舒緩心情,讓你在更年期仍然充滿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