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FiftyPlus
50歲後還不錯!用新的方法,創造自己的理想老後
彭樹君專欄|發現更好的自己:不只做該做的事,還有「想做」的事
下一篇

彭樹君專欄|中年後喜歡現在的自己,比別人喜歡你更重要

彭樹君專欄|發現更好的自己:不只做該做的事,還有「想做」的事

如果不必去思考別人,做什麼事會讓你快樂呢?

文/彭樹君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編按:想要快樂,但你知道做什麼事能讓自己開心嗎?知道自己做什麼事是快樂的,可以從中得到生命的活力與心靈的滋養。中年後,值得多花點時間關心自己,去尋找一個通往快樂的途徑,那也是一種愛自己的方式。

有一天,我問一個新認識的朋友:「妳最喜歡做的事是什麼?」

她想了半天,答不出來。

也許「最」是需要考慮的,於是我改了問句:

「那妳覺得做什麼事會讓妳開心?」

她依然猶豫,許久才說:

「我身旁的人都平安沒事,這樣我就很開心了。」

那是另一個層次的問題,但我問的不是這個呀。

「嗯,那妳自己呢?只管自己,不必去想別人的話,做什麼事會讓妳快樂呢?」

她又是想了半天,臉上一片茫然。「每天過日子不就是那樣,就做該做的事啊。」

該做的事和想做的事是不一樣的,我只好再換一個問句:「那妳想要快樂嗎?」

「當然哪!」這次她回答得很快:「快樂誰都想要吧!」

想要快樂,卻不知道做什麼事能讓自己開心,顯然我的新朋友先前沒有想過這個問題。

也許我們有時也會像這個朋友一樣,總是很關心別人,卻很少關注自己,但知道自己喜歡做什麼,這其實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找到喜歡做的事  就是發現一個更好的自己

所謂喜歡的事,可以讓自己快樂的事,並不是指派對度假之類的尋歡作樂,也並不是指追劇、逛街、滑手機之類的事。以上種種雖然有它們的樂趣,但缺乏心靈的提升,只能算是一時的享樂。

我所說的是那種可以讓人投注心力與熱情的事情,是那種內在豐盈、心靈滿足的快樂。

一個朋友在離開職場之後,插班考進大學哲學系,讀起了康德和尼采。

她的年齡與同班同學的父母同輩,而且早就有了商學碩士學位,以大一身分重回學生生活,處在一群活潑熱鬧的大學生裡,她卻一點也不會感到尷尬,因為她喜歡哲學,想要深入研究各家學說,那種心情超越現實的一切。雖然眼力記性都不如年輕的同學,但她是全班最用功的學生。她也不必擔心畢業以後的就業問題,因此可以百分之百只為了自己喜歡而讀書。她說專注投入於書堆之中那種廢寢忘食的感覺實在太美好。

一個朋友重拾小學學過但中學以後就中斷的鋼琴,認真地拜師學藝,從徹爾尼練習曲彈起,現在已經在彈蕭邦和德布西。

她說小時候練琴是被大人逼的,只覺得心不甘不情願,現在是她自己要彈的,因此不但從不缺課,每天練琴更是一天中最快樂的時間。她總是沉醉在自己的琴音之中,琴藝與心靈相偕出神入化,那種悠然忘我的當下,讓她有一種內外合一的喜悅。

一個朋友把舊衣服剪成碎布拿來做娃娃,那些娃娃可愛又漂亮,各有表情和姿態,精心設計的衣裝十分時尚,還搭配著迷你的帽子、鞋子、手提包與小陽傘,令人看了就覺得好療癒。

有人問她是否想過辦個手工娃娃展,也有人問她可曾考慮架設網站來販售?她都謝絕了,她只是單純地喜歡做娃娃而已,不是為了得到別人的肯定或稱讚,更不是為了想要得到金錢的利益。她說在專心地縫剪拼貼之中,所有的煩惱都沒了,那是她的靜心時刻,而其中的快樂已是最大的獲得。

一個朋友愛上騎單車,從自家附近的河濱公園開始騎起,漸騎漸遠,漸騎漸有信心,一年後環島,後來還騎到海外去了,日本北海道,法國勃艮地,都有她的單車痕跡,而她下一個要去騎的地方是美國大峽谷。

單騎走天涯的方式去認識世界讓她覺得好酷,年歲雖然一年復一年地增加,她卻覺得自己一天比一天更年輕。她說那種不斷地把流過的風景拋在腦後的感覺就像正在與自己談戀愛。

這些朋友都活得熱情帶勁,臉上都有明亮美麗的光采,因為她們找到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在其中發現了一個更好的自己。

不做不會死  做了卻能感受活著的美妙

每個人都能找到那種可以投入熱情的事情,感覺自己在其中所產生並運轉的活力與能量,那會讓人有發自內心的喜悅,那樣的快樂無可取代。

快樂不會從天上掉下來,而是要從自身去尋找的。可以自得其樂的人,往往也是可以與自己相處愉快的人,只要在獨處的時候有讓自己喜歡的事可做,自己就會成為那個快樂的源頭。

不計心血成本,不管投資報酬率,不必配合別人,也沒有競爭輸贏,去做那件事只因為你願意,你喜歡,你高興,只因為那會讓你感覺自己活著,呼吸著,存在著。

那種快樂是接近出神狀態的喜樂,彷彿與某種更高意識的連結,是內在無限的拓展,令人渾然忘我,煩惱全拋。

找到一個可以投注熱情的方向,去做自己喜歡的事,去累積快樂的能量,會更感覺內在的敞開,也會因此而更喜歡自己。因為那會觸動到自己的內心深處,帶來寧靜與清暢,自我感覺也就因此不一樣。

一個人只要找到一件自己喜歡的事情,就會擁有某種人生的核心與生活的重心,那並非屬於現實中非做不可的事,不做並不會死,但那卻是與自己的內在對話,是了解自己的過程,做了更可以感覺活著的美妙。

過日子不是只有該做的事,還有想做的事,那是讓一個人從內在發光的開始。

列出清單  任性一點把時間拿來讓自己快樂

到了相當的年紀之後,你一定會發現人生最珍貴的是時間,所以應該任性一些,把時間用在讓自己快樂的事情上,並從其中得到生命的活力與心靈的滋養。

若是可以從任何平凡小事中就能得到快樂,即使洗碗掃地曬衣服都覺得開心,那是另一種境界,是心靈本身就有源源不絕的喜樂,而在達到這樣的境界之前,給自己列一張快樂清單,去發現讓自己快樂的事,去尋找一個通往快樂的途徑,那也是一種愛自己的方式。

所以何不現在就想想看,什麼是可以讓你投注熱情去做的事呢?

如果完全不需要考慮就知道什麼事能讓自己開心,你一定是個懂得愛自己的人。

若是還需要仔細想想,那麼親愛的朋友,就從此刻開始去發現吧。

※50後你有哪些夢想?一起來完成50件想做的事!
歡迎加入50x50夢想計畫https://goo.gl/E1eQ5U

2020/05/31

此文對你有幫助嗎?50+全站免費,但需要您的贊助,支持好內容製作
https://pse.is/3hg64d

追蹤50+FB
https://pse.is/58arq5

加入LINE
https://fiftyplus.pse.is/4yt2sf

下一篇

彭樹君專欄|中年後喜歡現在的自己,比別人喜歡你更重要

50+學院

50+熟齡美妝工作坊:掌握關鍵減齡彩妝技巧
  • 中山藏藝所6樓集會室

  • 2024/03/06 ~ 2024/03/13

50+聲音表達工作坊進階班第4期
  • 台北市

  • 2024/02/29 ~ 2024/04/11

50+生命寫作工作坊 基礎班第12期
  • 中山藏藝所2樓展演區

  • 2024/02/27 ~ 2024/04/02

【50+學院╳六號實驗室】熟齡當代舞課第15期
  • 六號實驗室當代舞蹈藝術學院

  • 2024/01/19 ~ 2024/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