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林芳如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從一個人說話的聲音,可以聽出健康狀況嗎?從中醫的觀點,答案是肯定的。
時代中醫診所副院長林君玉表示,聲音低微沙啞,通常表示身體虛弱;聲音有力清亮,則顯示身體健康。這個法則,無論幾歲都適用。
「咽喉是外界通裡的門戶,咽通六腑喉通五臟。」《知己:從頭到腳,用漢字解說53個身體部位的運行奧祕,掌握中醫養生精髓》一書亦如此提到。
因此,喉嚨不只是人體的發聲器官,更是保護全身健康的門戶。注重身體健康的人,可將聲音當成一個觀察指標。
為什麼50歲後會口乾舌燥?荷爾蒙降低,連帶影響唾液腺
我們之所以能發出聲音,靠的是2條聲帶。喉嚨像一個小盒子,盒子裡裝著2條發聲的音弦──聲帶。
「喉結上、下移動,直接影響聲帶鬆與緊的張力。當喉結往上抬,往上跑,聲帶的張力就會減小;喉結往下降、往下沉,就能拉緊聲帶,使張力增加。」
林君玉指出,若聲帶肌肉使用不當或過度,如大聲說話、說話太用力,或者出問題沒及時看醫生,都可能造成聲帶受損。
她分析,50後失聲或聲音沙啞,常見的5個原因:
1. 聲帶萎縮
常見於歌手、老師、業務員等需要大量講話的職業。患者發聲時,聲帶無法緊密閉合,說話特別吃力。說話或歌唱時,高低音階無法適時達成。
2. 聲帶老化
50歲後,荷爾蒙降低,連帶造成唾液腺功能降低。患者常感到口乾咽燥。且聲音低沉,高音拉不上去。
3. 急性聲帶炎
感冒、胃食道逆流、過度嘶喊,導致咽喉乾痛、聲音沙啞,通常休息個幾天、數周即可恢復正常。
4. 慢性聲帶炎
感冒還沒好就發聲過度、邊咳嗽邊抽菸、職業傷害等,都容易形成慢性聲帶炎,使聲帶變厚、變硬,周圍長出小硬結或瘜肉,造成聲音嘶啞。
5. 喉癌
明明沒感冒,沒說太多話,也沒有胃食道逆流,聲音卻啞了一個月。須留意,可能是喉癌。尤其平常有嚼檳榔、抽煙習慣的人,以及40、50歲的人,更應特別注意。
林君玉提醒,有些上喉癌患者,早期喉嚨沒有嘶啞的症狀,只有異物感;以為清清喉嚨就好,卻怎麼做都無效,應儘早就醫檢查。
甚至,曾有患者長了喉癌又同時感冒,感冒治好了,嘶啞卻未恢復,誤以為是感冒的後遺症,耽誤最佳治療時機。
此外,重病、開刀後,氣血虛弱的人,也會聲音沙啞。如果調養得宜,元氣恢復,聲音也就清亮起來,這就不是聲帶疾病的沙啞。
保持聲音清亮 多喝溫水與蜂蜜檸檬、蓮藕排骨湯
排除疾病造成的失聲,想讓聲音清亮、身體健康,必須妥善保護喉嚨。
預防咽喉腫痛的方法,就是保持自己免疫功能正常運行。生活習慣上,必須不晚睡、不熬夜,少吃辛辣上火的食物。
林君玉補充,油炸、燒烤類食物,容易刺激口腔及咽喉黏膜。此外,喝太多咖啡、甜食,或是太晚吃晚餐,食物來不及消化就上床睡覺,都容易造成胃食道逆流,灼傷聲帶。
想進一步保護聲帶,平日應多喝溫水和清嗓降火、保護聲帶的茶飲、湯品,如蜂蜜檸檬、絲瓜豆腐湯、蓮藕排骨湯、蛤蠣冬瓜湯、百合綠豆湯。另外,經常飲用「護嗓茶包」,也能達到滋潤喉嚨的功效。
※燒聲喝什麼?中醫秘方:護嗓茶包
材料:半夏3錢、薄荷1錢半、甘草1錢、金銀花3錢、桔梗3錢、羅漢果1錢半。
作法:以茶袋封好,放入保溫杯加滾水沖泡,燜20分鐘後,小口慢慢喝。
功效:治咽喉痛癢、乾燥、異物感、咳嗽、聲啞。
推薦閱讀:徐文兵著,《知己:從頭到腳,用漢字解說53個身體部位的運行奧祕,掌握中醫養生精髓》(野人出版)
本文出自50+生活百科電子報,不想錯過最實用的好文章?立刻免費訂閱 → https://pse.is/K7TJ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