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丞蕓專欄】過勞或愛生氣易長斑!中醫觀點:吃什麼可預防?
肝氣淤、肝血虛,是老人斑的源頭。
文/杜丞蕓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一般人臉上有斑叫做「肝斑」「色斑」或是「曬斑」,憑什麼老人臉上的色素沉澱就要叫做「老人斑」?
68歲的全台首富郭董出來選總統,臉上有幾塊咖啡色的斑,都被我家的4K TV看得清清楚楚。近日郭董出席母親節活動,立馬被眼尖的人發現臉上的老人斑都沒了。報導說這是由太太一點一點、花了一個多小時化妝蓋去。若我們沒有化妝術高明的嬌妻,更沒有出門之前的一小時梳化時間。那我們拿什麼來讓自己乾淨美麗?
肝氣鬱滯,臉上血路不通,容易成斑
其實不管老人小人,會長斑都是因爲體內氣血循環不好,是「肝氣淤」。
在沒有醫美的古代中國,人們還是重視外觀、講究美容的,所以在中醫裡一直有美容科,專門給大家治一治「祛斑」、「美白」、或者是「潤膚」等等。中醫辨證認為,臉上或者身上會長斑,皮膚有黑色素沉澱經久不消,都是肝氣鬱滯不順惹的禍。我們的肝主氣血升發調達,如果臉上血路不通,淤住了,就會在皮膚上形成斑點色塊,久了不僅會變深、變大、還會變多。
另一個就是「肝血虛」也會長斑。所以貧血的人,更容易血路虛弱不順,臉上微血管循環差,皮膚更新變慢,於是臉色就會變黃,斑也來了。尤其是年長者,本就氣血循環較弱,老人貧血的狀況比我們想像中的多很多,更需要好好調養身體,讓氣色變好,老人斑變少。
既然老人斑可以中醫辨證施治,那什麼人容易有老人斑要注意呢?愛生氣、生悶氣、脾氣大、情緒多、急性子,都是「肝氣淤」的特徵。還有就是容易疲勞、頭暈、手腳冰冷的人,都是「肝血虛」的症狀。這些人年輕的時候,也許皮膚狀況還好,但漸漸地隨著年紀增長,可能就會注意到肝斑、老人斑在臉上開始顯現。
有老人斑煩惱者,多數人只會想到塗抹保養品、醫美祛斑,但這只是做對了一半。另一半是調理身體,唯有改善內在環境,才是真正最根本的老人斑保養之道。
醫美的醫生不是說了嗎?打完斑,一定要好好保養,少曬太陽,多吃讓皮膚健康的食物。不然今年打斑了,明年又長了,左臉打了,右臉又長,完全趕不上斑斑們的進度!醫女更認為,唯有養好體內的肝血,並且活血化瘀,才能讓老人斑真正退散。
四物湯、菠菜、桂圓茶讓臉部氣血暢通
什麼藥膳可以保養肝又褪斑?擁有當歸、白芍、川芎、熟地的「四物湯」真的很好用,加上雞或排骨一起同煮,添點紅棗和枸杞子就很美味!
「四物湯」養血活血又補肝,其中川芎最有名的就是引血上行至頭面部,臉上氣血通暢了皮膚自然健康,有斑的可以增進皮膚循環代謝長出新肌膚,沒斑的可以預防長斑。還有丹參、赤芍、紫草根,這些都是活血化瘀的好藥材,不過沒有上面的那道四物湯這麼好喝,建議給中醫師看過後再服用藥粉。
當然日常生活飲食裡,也有許多補肝血、化肝淤的好食材,像是菠菜、川七葉、地瓜葉、九層塔、紫蘇葉等。平民美食裡的麻油豬肝湯、十全排骨湯、當歸魚湯等等,也都是可供選擇的好料理。
如果想要使用一些養生茶杜絕斑斑,「玫瑰川芎桂圓茶」、「紅棗丹參茯苓茶」是很好的選項,可以天天來一杯,再搭配每晚進行臉部穴位按摩,讓色素趕快隨著皮膚更新代謝掉,就更好了。
貧血一定要改善,避免過勞或生氣
不管是不是用昂貴的保養品去斑,或者要不要去醫美打斑,總之,一定要把身體調理好,老人斑才會變少,沒有內治,醫美也是徒勞。
熟齡族群要是有貧血或缺血的症狀一定要做改善,而且血養好之後一定要調肝氣,建議要經常運動,保持氣血循環,才是調肝氣的首選。另外不要過勞或過於愛生氣,盡量讓心情穩定舒暢。若你常常發飆,沒有老人斑才怪。
2019/06/06
此文對你有幫助嗎?50+全站免費,但需要您的贊助,支持好內容製作
→https://pse.is/3hg64d
加入50+網站會員!即享專屬7大權益
→https://pse.is/44efyk
實踐夢想的第一步「50X50夢想計畫」
→https://pse.is/3gf6f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