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巢期後更懂母親的愛 沈春華:自由,是給兒女無私的禮物

空巢期後更懂母親的愛 沈春華:自由,是給兒女無私的禮物
2019.05.08
111,627

2019.05.08

111,627

文/沈春華 圖片來源/沈春華 Live Show臉書 責任編輯/王美珍

編按:父母與子女的羈絆,這幸福的連結,鬆緊如何拿捏?沈春華2019年曾在臉書分享了思念離世父母的心情,也因為自己來到空巢期,更能懂得當年父母對待自己的善意,與無私的禮物。

母親離開我們已經8年多了。

思念和感傷雖然隨著時光流轉,有所紓緩;但每當遇到挫折或心情起伏時,心中呼喚的仍是母親。

母親,就是一輩子心底的依靠和力量。

生長於台灣社會物資艱困、全台建設初始的年代,母親年少時,要既要幫忙家裡的農事,也難以順利一路升學。但母親的智慧和愛,和家世無關,更和學歷無關。 我的母親有著與生俱來的美麗和優雅,也有自助助人的才華和胸懷,這於她成長的環境實屬一種上天給的福慧。

我是家中最小的女兒。母親用一種輕鬆怡然的方式帶領我,不似初為人母時對待兄姊那般的緊張焦躁。長大後我就懂了,當時父親的事業已逐漸起飛,母親終於擺脫了鎮日應付食指浩繁(我有2姐5兄)的操勞和忙碌,得以享受養兒育女的從容與樂趣。這時候的母親應該是十分快樂的。

當然也是因為我自小乖巧又肯讀書,很少讓父母操心。爸媽也就用「老來得么女」的心情嬌寵著我,小學時家裡迎來一架山葉鋼琴,可為證明。

後來,我這個高雄囡仔,上了電視成了主持人,出國深造,再成為主播,一路都有父母的支持鼓勵。尤其是孩子都已經離開身邊的媽媽,可以每天在家中電視看到女兒,然後我們會在稍晚的電話中,針對我的衣服和髮型笑談半天。對母親來說,國家大事都沒有女兒在螢幕上端莊美麗來得重要。

這幾年,隨著自己也來到空巢期,才更能體會當年母親的心情——雖然盼望跟孩子在一起,但不想給他們任何的壓力。只要孩子能夠海闊天空,用強大的翅膀翱翔,「自由」便是母親再一次給兒女無私的禮物!

清明時節回到家鄉,一炷清香,追憶天上的雙親,思念和感恩千絲萬縷。即使是天人兩隔,父母生前對我的奉獻和愛,始終都是照亮我人生旅途的明燈... ...

(本文轉載自沈春華 Live Show臉書,原文連結:https://pse.is/GK9UM

 

用行動支持50+

媒體是推動社會朝向更好改變的關鍵。《50+》目前皆為免費閱讀,然而網站運作需要不同專業人員的投入。如您喜歡這篇文章,誠摯邀請您小額贊助,支持內容製作。希望我們在您的支持下,能持續對台灣熟齡生活有正向啟發、給予人盼望!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