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投稿|進入婚姻的人,要放棄部分的自己!在不完美中欣賞動人的美感,就是真實的人生

讀者投稿|進入婚姻的人,要放棄部分的自己!在不完美中欣賞動人的美感,就是真實的人生
2018.08.15
46,839

2018.08.15

46,839

文/Vicky Cheng 圖/shutterstock 責任編輯/王美珍

結婚30週年,我的25~55歲,幾乎就是成長後到衰老前的歲月,多麼的精華、多麼的寶貴,就這樣過了,不再回頭!有人問我,如何維持這麼久的婚姻?我回答: 進入婚姻的人,部分的自己要死掉。

兩人結婚絕不是1+1=2,人類是群居動物,我們永遠無法百分百做自己。能夠各捨去一半的自己,0.5+0.5=1就是普通及格;若各失去少於0.25的自我,例如0.75+0.75=1.5,恭喜你們算是贏家,是少數的美滿佳偶。

但實際情況往往不是那麼公平,總有一方被壓抑或付出較多,例如0.3+0.85=1.15,其中一方顯然活得不像自己,處處配合遷就對方,而另一方卻佔盡便宜、自私又自我為中心。比較令人難過的是例如0.35+0.35=0.7,雙方都有無能為力的挫敗感,那不如早日分道揚鑣,回到單身。

我把婚姻數學化,是想讓它明白易懂,但這不是精準科學,不同的階段這個分數也會隨之不同。經過歲月的流逝與歷練,你終於明白你犧牲了多少?付出了多少?活出多少的自己?又與年輕時走樣了多少?或許,你又從對方得到多少支持?佔盡多少便宜?

大多數上了年紀的我們,在成長過程中,家庭、學校和社會都沒有教導正確的性別教育,我們不曾疑惑也不敢挑戰地順服社會體制的規範,走入婚姻想像著「從此過著美好幸福的日子」。想像啊想像,多少人,那美好卻始終沒有到來。

婚姻真是人生必經之路嗎?美滿婚姻的成功率出奇的低,離婚率50%;留在體制內的怨偶一堆,即便個人特質被吞噬,內在被掏空也自願留守熟悉的日子,因為沒有更好的選擇,也沒有膽識改變,覺得人生就是這樣。

另外一大部分的人已經很習慣了對方,多年鍛煉的功力,見招出招,該怎麼應付規避猶如家常便飯,日復一日就這樣過下去;只有很少比例的夫妻能得到「神仙眷侶」的冠冕,似乎只在天上才有,出現在人間是奇蹟,而這卻是每對結婚新人的初衷或期許。

婚前戀愛像華麗閃耀的鑽石;婚後持家像造房地基的石頭。這是鑽石變石頭的過程。難過嗎?還沒告訴你呢,石頭有可能會變塵土。

請忘了炫麗的鑽石吧,牢記你曾是個堅固的磐石。

但是,人生難道只是me、me、me?我們本是來自不同的原生根源,自然有許多不同,在磨合的過程中,是否歷練了更堅固的心、更有智慧的視野? 是否激盪出更多元精彩的經歷、讓我們學會思考與判斷價值?觀點的轉換能改變我們對事件的看法。

翻開一本本的舊相簿,瀏覽多年來成千上萬的照片,多數都是在歡樂時候拍的,彷彿一部去蕪存菁的時光機,要我們只記得美好的回憶。不完美中仍有許多動人的美感,這是真實的生活。

親愛的,結婚30年,愛人變家人;老公老婆變老伴。我們豪華地吃頓美酒佳餚慶祝!回家後,此時無聲勝有聲,你在那頭,我在這頭,各自低頭。

用行動支持50+

媒體是推動社會朝向更好改變的關鍵。《50+》目前皆為免費閱讀,然而網站運作需要不同專業人員的投入。如您喜歡這篇文章,誠摯邀請您小額贊助,支持內容製作。希望我們在您的支持下,能持續對台灣熟齡生活有正向啟發、給予人盼望!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