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後懶幸福:如何讓家中每個元素,都為身體「省力」?
我懶啊,家能幫我多做點事嗎?
編者的話/王美珍 文/陳莞欣
編者的話:
6月份50+「打造一輩子想住的家」專題,整理出老後居家舒適必要的4個原則,縮寫正好就是——「LOVE」,它們分別代表了:
L (Light):採光
O (Optimize):完善
V (Visual):視覺
E (Ease):省力
只要把握「LOVE」原則,老後生活就不必擔憂。
每個原則下,有哪些細部的事項該注意?有哪些建議你可立即採取?有哪些新服務可以參考應用?請看本月專題!
PART4!省力篇(Ease)
人的體力和年紀成反比。有些問題,現在還沒碰到,但一定要為自己的未來設想:倘若有天需要坐輪椅,家中通道是否無障礙?沒力氣站穩時,是否有可攙扶的扶手?彎腰吃力,如何整理居家環境?動作變慢,如何讓家事更有效率?
因此,熟齡的居家環境,一定要為身體「省力」。
倘若未來50年想輕鬆過活,現有的居家環境需要做哪些改變?包括規劃無障礙空間、居家設備以「好走、好坐、好拿、好開」為原則、廚房浴室再規劃,以及學會收納法,讓自己在每件事上少花點力氣。
重點1:規劃無障礙空間,減少安全死角
居家空間無障礙,是50歲以後居家改造的一大重點。演拓空間設計主持設計師張德良表示,理想的全齡住宅,一定要確保輪椅可以暢行無阻。具體的作法,包括玄關入口處要有斜坡、走道寬度至少預留90公分、轉彎處距離不小於120公分等。
玄關設計斜坡,可讓輪椅通行。(攝影/張國耀)
此外,流理台、餐桌和收納櫃下方要保留空間,方便坐輪椅的家人使用。通道則避免設置門檻,以免阻擋輪椅通行、增加長者跌倒風險。張德良指出,若有防水考量,浴室可拉高地面設置截水溝。不需門檻,一樣可達到止水功能。
浴室以截水溝取代門檻,方便輪椅推行又能達到防水潑濺效果。(攝影/張國耀)
不過,50+專欄作者、熟齡宅規劃專家林黛羚也提醒,無障礙空間的走道並非愈寬愈好。
2018/06/14 此文對你有幫助嗎?50+全站免費,但需要您的贊助,支持好內容製作 加入50+網站會員!即享專屬7大權益 實踐夢想的第一步「50X50夢想計畫」
→https://pse.is/3hg64d
→https://pse.is/44efyk
→https://pse.is/3gf6f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