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昇輝:50後的投資理財準則 應要「認份」與「簡單」
理財不必複雜,簡單一樣有方法。
文/劉嫈楓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人生下半場,是時候攤開自己的夢想清單了。但,當平均壽命愈活愈長,也代表我們的錢將愈花愈多。總是擔心退休金不夠?憑著懶人投資術,《無腦理財術,小資大翻身》理財專家施昇輝43歲就退休,他專心投資ETF(指數股票型基金)賺股息,年年為自己賺進千萬。
57(2018年受訪時年紀)歲的他,現在天天日走萬步、和太太出門遊山玩水,旅行搭郵輪,還能重回校園考進台藝大,一圓文青夢。誰說談理財非得滿腹理論、獨到眼光,施昇輝說:「年過50,投資的第一準則:就是要『簡單不煩惱!』」
在市面上,外匯、債券基金、理財、基金各種投資工具,究竟哪種好?多年在金融業界打滾的施昇輝,最推薦的還是股票投資。
最愛股票投資,理由簡單。施昇輝分析,以目前不到1%的定存利率,若想靠著定存利息賺足夠資金,得要存進大筆資金。雖然隨時可變現提領,但定存率根本比不上通膨率,一旦解約還得付上違約金;而保險報酬率雖然優於定存,但保期少則6年、長則20年,考慮到變現性、資金運用的靈活度,保險不見得立即能夠存到資金。
至於債券投資,施昇輝提醒,債券獲利和風險呈現正相關,風險低,獲利也跟著低;風險高,獲利也跟著高。例如,美國國債雖然風險低,報酬率並不高,但考慮到匯損風險,兩相折抵下,並不見得能賺到錢。而外匯投資光是銀行的買進、賣出價,約1.5至2%的價差,想透過外匯投資賺錢,報酬率至少2%以上,但外匯價格很少在短期內有此增幅。
懶人投資心法一:認份投資,專心存股息不追價差
許多人投資股票都以為要詳讀財報才能進場投資,施昇輝認為,根本沒有必要,理財投資的第一要務就是要「簡單」。就算對股市一竅不懂,投資者還是可以先從殖利率表現不錯、多年穩健配息的個股開始。
例如深獲不少投資者青睞的電子股台積電、傳產股台塑,或是金融股國泰金都是不錯的投資標的。殖利率指的是現金股利除以股價後的比例,根據台灣股市資料網,這三支股票近5年來,年均殖利率約在3%~5%之間。
不過,投資個股不見得非得這三支股票不可。施昇輝認為,最簡單的挑選要則,是至少超過20年以上穩定配息的個股。「如果只有5年、10年穩定配息都不算長,至少要20年,才證明已歷經了幾輪經濟景氣的循環。」施昇輝說。
挑選好股外,投資心態也要調整。許多人一聽到股市投資,總是擔心股市高風險,施昇輝說,這就是典型落入買低賣高、期待賺取價差的迷思。因為希望逢低進場,只好天天緊盯股市波動,等待最好進場時機。一旦如此,心情就會隨股市行情左右,陷入焦慮。
施昇輝建議退休投資者,理財最重要的態度就是要「認分」,不要奢望股市賺取價差,而是抱持定期存股領股息的心態,就不會被股市大盤的起伏所左右。
主動理財卻不被綁架,這是施昇輝多年來總結的心得。本來在券商工作,施昇輝也曾過著緊盯股市大盤行情起落的投資生活,那時的他,心情天天跟著股市起起伏伏,幾乎要把家庭生活賠上。後來,他乾脆改變想法,才改變方式把股票當定存,簡單投資。
懶人投資心法二:投資ETF分散風險,滿意殖利率就進場
不過,即使是龍頭股也有風險,加上購買三支股票,至少要準備40萬,對口袋不深的人,負擔並不小。施昇輝建議,若預算有限,也不想花大錢的投資者,ETF(指數股票型基金)是不錯的選項,例如他最建議的「元大台灣高股息0056」,股價約在25元上下,只要存下2萬5000元,就能買到。
ETF是什麼?簡單來說,ETF的全名是指數股票型基金,就是透過購買指數成分股,追蹤指數報酬的基金。例如台灣第一支ETF「元大台灣卓越50」就是投資台灣上市公司前50大的企業,由於投資者購買的是一籃子股票,不必擔心單一公司倒閉的風險。
對於必須精打細算下半生的50+族群,可以從「元大台灣高股息0056」入門。「0056」追蹤的是台灣高股息指數,這是由台灣前150大上市公司中,預測未來現金配息率較高30家公司所組成的指數。近年,0056的價格落在21元到25元間,每年卻有1元左右的現金股息,報酬率約介於4%~5%之間。由於和股市大盤連動,股市漲、ETF跟著漲;股市跌、ETF股價也跟著跌,投資者不用另花時間去做個股基本分析和技術分析,陷於選股的困擾。
靠著ETF的懶人投資法,最適合不熟悉股市、理財保守的投資者。施昇輝演講時碰到一位阿嬤,這位阿嬤在老公過世之後,發現老公留了100多檔股票給她,但她根本不懂投資,也不知該如何管理。聽完施昇輝演講之後,她就將這些股票全賣了,並將換來的資金全數投入元大台灣高股息ETF,如此一來就算半間公司都不認識,這個阿嬤也可以用每年4%∼5%的股息過生活。
就算ETF分散個股投資風險,還是有不少人希望逢低進場購買,既賺價差、也賺股息。施昇輝建議,最好丟掉這樣的想法。
他用了到餐廳吃飯找停車格的例子比喻。投資者堅持要等到低點才進場,就像前往餐廳用餐,看到路旁有個停車格,但距離餐廳要走上10分鐘,你是就近停了呢?還是一找再找,堅持要停在店門口前呢?
不管投資時機,只要滿意殖利率定就進場,就像看見了路邊停格馬上停,雖然不是最佳的選擇,但保證一定有。如果堅持等到低點,才進場投資,就像開車非得停在店門口前,可能一找再找,都還是找不到停車格的下場。
50+的現在才要開始理財,別再擔心專業全都一竅不通,施昇輝說:「如此正好」。人生下半場的理財觀,就是要理得開心、理得自在!
2018/05/18
此文對你有幫助嗎?50+全站免費,但需要您的贊助,支持好內容製作
→https://pse.is/3hg64d
追蹤50+FB
→https://pse.is/58arq5
加入LINE
→https://fiftyplus.pse.is/4yt2s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