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川本三郎:64歲開始,自得其樂的「一人遊」
現在開始,創造一人生活的秩序與合諧。
文/川本三郎 譯/賴明珠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編按:日本散文家川本三郎,在10年前妻子過世之後,開始了獨居的日子。一個人準備早餐、搭火車到郊區旅行、讀書、散步、泡溫泉,在小鎮漫遊……。在質樸的日常當中,持續挖掘微小的喜悅。
清晨早起,6點或7點就起來。
我在家附近散步約一小時。住的杉並區濱田山這地方,南邊有神田川,北邊有善福寺川流過。兩邊沿著河岸都設有人行步道,我就在那裡散步。依當天心情而定,有時沿神田川走,有時沿善福寺川走。
早晨的散步 與一個人的早餐
兩邊都有神社,我會走進去合掌膜拜。2008年6月,相伴35年的內人因癌症去世後,每逢寺院神社我就會上前合掌。清晨的寺社境內清爽舒適。尤其是初春時節,水仙和梅花開花時,心情格外平靜。
散步回來就用早餐。內人還在時,一回家早餐已準備好。但一個人生活之後,就必須自己動手做了。
剛開始一個人時,會到附近的家庭式餐廳或牛丼屋去點早餐定食解決,但乏味的生活型態會加重悲哀感。這樣不行,還是自己來做吧!
因為是極端和食派,所以基本上以米飯、味噌湯、納豆、海苔為主,加上蛋(歐姆蛋、煎蛋、番茄炒蛋、或只是生蛋)。最近學會金平牛蒡,所以也常做這一道。夏天為了提振精神,也會做韓式拌飯。
後來使用嗜米食的編輯送我的砂鍋「釜桑」煮飯。散步前先泡米,回來後5分鐘左右就煮好了。最近有人教我,放一點酒下去煮更好。打開鍋蓋,看到純白色的米飯煮好時非常滿足,我會端上一碗在內人的牌位前。
思考味噌湯要放什麼料,心情也愉快起來(高湯則熬小魚乾加昆布)。固定的食材則有豆腐、海帶芽、白蘿蔔。有時換馬鈴薯、芋艿、茄子。
青菜不能不吃,因此我會生吃小番茄和迷你紅蘿蔔。小松菜、菠菜則汆燙、水煮青花菜和秋葵也不可缺,就當藥吃。
東做西做之間,光準備食材就花掉一小時。幸虧不必趕著上班,早晨有的是時間。
很幸運,家附近就有一家很美味的川上豆腐店,散步回程我會買一塊板豆腐。我喜歡湯豆腐,雖然有點費工夫夏天還是會做湯豆腐。豆腐店賣的東西,無論是油豆腐皮、油豆腐、蒟蒻、豆渣……我都喜歡。說得極端一點,只要有豆腐店,我就心滿意足。
繼續吃著這樣的早餐的某天,我到附近去看家醫科,醫師問我:「現在一個人都吃些什麼東西?」我說,飯、味噌湯、納豆……還以為他會讚美說吃得真健康,不料他卻生氣:「這樣不行!要多吃肉類。」
根據這醫師的說法,年紀越大肉類愈重要。這麼說來,活到79歲的永井荷風就喜歡吃豬排蓋飯,黑澤明、石川淳和龍膽寺雄等長壽的人全都喜歡吃肉。據說黑澤明早上就吃牛排。每年都有新作品的山田洋次導演,大家都知道他也喜歡吃牛排。
哦,不吃肉不行嗎?看完醫師後的回家路上,我走進附近的燒肉店,但全都是一家大小的客人,好熱鬧。一個人吃燒肉實在太孤單,也不好意思。
沒辦法,從此以後,我就找住在附近的朋友作伴吃燒肉,一個月陪我一、兩次。
早晨的搭電車與讀書散步 鐵道、小鎮、溫泉半日遊
早晨的樂趣之一,還有「搭電車散步」。
我會搭電車遠行,在列車裡讀書,這也是一種「讀書散步」。在電車上讀書非常有效率。因為書評工作的關係,有些必須快速閱讀的書,我就會帶著上車。
最近我常常從東京郊外往甲州去,這時候我就在家庭餐廳或牛丼屋點早餐定食解決。從井之頭線的濱田山搭上行電車,在明大前轉車,搭京王線的下行電車,往高尾。6點多的下行電車很空,可以慢慢坐著讀書。如果是薄一點的新書,來回一趟多半可以讀完。
如果是厚一點的書,就從高尾再搭每站都停的中央本線往甲州。雖然擠滿通車的學生,但到上野原大多會有位子坐。到大月,再往鹽山,有時甚至到小淵澤才折返。
在勝沼葡萄鄉站和鹽山站之間,甲府盆地一望無際地壯闊延伸,車窗外風景壯麗。晴朗的日子還看得見富士山,真是心曠神怡。
鹽山之前有個小站叫春日居町,孤零零地立在葡萄園和水蜜桃園之間。快車不停,是個無人站,站前也沒有商店。不過站前倒有町營的足湯,誰都可以去泡,免費。一邊把腳伸進溫泉一邊讀書,感覺格外奢侈。
說到溫泉,從鹽山車站走約十來分鐘的地方有個小溫泉街,那裡的旅館大多可以純泡湯不必住。有時間的話,我會在這裡享受一小時左右的泡湯。回程再到鹽山街上走走。天氣好的時候,也曾經一路走到鄰近的勝沼葡萄鄉。
鐵道之旅、讀書、泡溫泉、小鎮漫遊……只要早起,一個上午就可以做完。不過唯一的缺點是,中央本線很少有車站賣便當。高尾站也沒賣。因此想吃車站便當時,就要到新宿站去,這裡一大早就開始賣車站便當。
在勝沼葡萄鄉一帶,一邊眺望著絕佳美景,一邊吃便當。也只有自由業才能享受這樣的奢侈。
自由業雖然在經濟上不寬裕,但時間卻很自主,有這樣小小的特權。平日上午,當上班族擠著電車時,你可以搭反方向的車,慢慢坐著,邊看富士山邊吃便當。所以我覺得自由業真好。
早晨的奢侈 當別人在上班我在泡澡讀書
另外還有一種隨興使用時間的小樂趣:泡澡讀書,一邊泡在浴缸裡一邊讀書。我記得江國香織小姐也在散文中寫過,喜歡在泡澡時讀書,真的沒有比這更快樂的事了。
一早,在浴缸裡放入浴劑(我最近喜歡德國製的Kneipp),在水溫正好的浴缸裡讀書,泡著澡。雖然對上班族過意不去,不過這樂趣我很不願意放棄。
我運動一概不行,不打高爾夫,也不打網球。應該說不會,也不想打。
過了80歲還很健康的丸谷才一先生在最近的採訪中,被問到健康的秘訣時,回答說:「就別運動,那對健康不好。」我不禁笑了,深得我心。
早晨,我在神田川和善福寺川的河岸散步時,經常遇到慢跑者。如果是年輕人倒也還好,但看到上年紀的人時,總會擔心,別勉強啊。
雖說是散步,但我一直都是漫步。從姿勢端正、快速走著的人看來可能會覺得走得很散漫,但我一邊欣賞花木,或一邊看貓,總會走得很愜意。
漫無目的的散步 隨心所欲一人遊
我從年輕時候開始,就喜歡走在大街小巷裡,尤其到和平常的生活圈不同的下町去走走時,會感覺像在旅行般地快活,所以多遠都能走。並不是特別為健康而走,而是逛逛商店街,一邊看著荒川和隅田川一邊漫無目的地走著……這樣就很快樂。
尤其商店街這種地方是來客絡繹不絕的世界,外地人夾雜在裡頭也稀鬆平常。東京有很多商店街,商店街還互相串連,例如從西武新宿線的新井藥師前這站到JR中央線的中野站,就有好幾條商店街不斷串連。東京其實有很多這樣的地方。
我曾經沿著商店街走,不知不覺之間已經走過兩、三個車站。從北千住走到淺草,也曾經從銀座走到人形町。
雖然不是為了運動而走,但結果或許對健康有益也不一定。以明治的男人來說,永井荷風活到79歲算是稀奇了。可能跟他喜歡散步,從年輕時開始就走了很多路有關吧。
一般說來,比起東京,愈是地方小鎮就愈仰賴汽車,街上走的人也愈少,結果站前商店街往往成為鐵門拉下的街區。如果大家多走一點路就好了。
我因為不開車所以出外旅行也常走路。我喜歡函館,每年都去。從函館的站前到十字街和谷地頭一帶我大多用走的,但很驚訝走路的人竟然很少。
北海道人大多友善,走在路上時,常會有開車的人開口招呼:「要去哪裡呀,我可以載你一程。」(我在知床半島的羅臼和釧路,就被問過幾次)。很感謝,但我說「我喜歡走路」而婉拒時,對方還滿臉疑惑。
散步的特色是,一個人即可完成。
想做時就隨心所欲地走。這麼說來,搭電車讀書和旅行,也都一個人完成,很適合自由業。我想起良寬說的:「並非不與世人交往,只是一人遊更自得其樂。」
最極端的「一人遊」 睡覺也是享受
最極端的「一人遊」應該是睡覺吧。
內人常說我:「你跟史努比一樣,也太會睡,應該叫做Sleepy。」一天至少睡7小時,有時候甚至8小時。
工作完畢,我夜晚多半會喝酒。在家喝的時候,從7點或8點開始,一邊看老電影DVD,一邊喝著熱清酒。工作完成後的酒特別香。下酒菜可能是早上的剩菜,或納豆,加上稍微烤過的油豆腐皮。對了,獨居的我做菜的聖經是小林勝代的《實踐!料理訣竅》。書裡教我把油豆腐皮直接放進烤麵包機烤,既簡單又好吃。
事實上,真的一下子就好了,再蘸一點生薑醬油就成為理想的下酒菜。正如小林勝代女士說的那樣:「油豆腐皮真厲害,發明油豆腐皮的人真偉大!」。
關於油豆腐皮,有時候會稍微犒賞自己。我家附近有一間高級超市叫「escamare」。賣很多比一般超市貴的東西,我只偶爾去。這裡有京都「豐受屋山本」的油豆腐皮,堪稱絕品,我一定會買。
一邊喝著熱清酒一邊看DVD,就會醺醺然地發睏。然後就睡著了,有時早一點,10點就睡了。
在外頭跟朋友喝時,我也會在12點前回到家。不會像年輕時候那樣去喝個兩、三家。想再去喝下一家時,就此打住。醉得剛好時最舒服不過了,當然一回到家倒頭就睡。
因為喜歡睡覺,所以總是勤快地曬棉被。
早晨起床如果出太陽,無論如何會先把棉被拿出去曬。如果下雨就麻煩了,所以會先看報紙或電視的氣象預報。如果電視預報說「今天就算忘了收棉被也沒問題」,就會很高興。
冬天,沒有比鑽進暖呼呼的棉被裡更開心的事了。裹著棉被看著漫畫,不知不覺就睡著了。
年輕時喜歡喝啤酒,一提到酒也大多是啤酒。晚上睡前也要喝冰冷的啤酒。
上了年紀之後,漸漸不能喝啤酒,因為碳酸對胃太刺激。從某個階段開始,自然轉變為想喝熱清酒。
我所熟悉的舊書店老闆70多歲將近80了,還很健朗。問他秘訣是什麼,他教我身體不要著涼。
睡覺前喝冰啤酒之類的更不行,所以他建議不妨以燒酒對熱開水喝。他還說薑湯也很好。總之,睡前身體要好好保暖,這很重要。
年長者擁有長年的智慧。最近,有人告訴我口訣:「對孫子要溫柔」與「給好孩子的鑰匙」。
「對孫子要溫柔」是指對身體有益的食物:豆子、芝麻、海帶芽、青菜、魚、香菇、薯類(譯註:「對孫子要溫柔」的日文是「まごわやさしい」,取豆子(まめ)、芝麻(ごま)、海帶芽(わかめ)、青菜(やさい)、魚(さかな)、香菇(しいたけ)、薯類(いも)等食物的第一個日文假名組合而成)。盡量多攝取這些食物。
「給好孩子的鑰匙」則是年紀大了該注意的事:喝醉不泡澡、把醫師當朋友、別跌倒、吞食別嗆到(例如蘋果、麻糬、血蛤)、吃飯不過量、留意體重變化、飲酒不過量、別感冒、不怕失禮 (譯註:「給好孩子的鑰匙」的日文是「よいこのためのかぎ」,取喝醉不泡澡(酔って入浴するな)、把醫師當朋友(医者と仲良くしろ)、別跌倒(転ぶな)、吞食別嗆到(のみそこなうな)、吃飯不過量(食べすぎるな)、留意體重變化(目方に注意)、飲酒不過量(飲みすぎるな)、別感冒(風邪を引くな)、不怕失禮(義理を欠け)等口訣的第一個日文假名組合而成)。
最後的「不怕失禮」很好。為了人情與道義的宴會應酬,我從以前就常缺席,有點不好意思。但現在已經65歲算是長者了,可以理直氣壯地不再管人情義理了。
晚餐後的散步 有助保持體態
我有時夜晚也會散步。
這是和田誠先生教我的,想保持體態的話,晚餐後不妨走個一小時左右。事實上,差不多5年前,我已開始執行,體重從65公斤降到60公斤左右。後來就一直維持在60公斤上下。
我一星期有一、兩次,在外頭用晚餐。
我發現鄰站高井戶的街上有一家便宜又好吃的中華餐館。設有吧台,一個人也可以進去。我會吃這裡的咕咾肉定食或擔擔麵等。因為實在沒時間再做晚餐了不喝酒的日子,就去這裡。
用過晚餐之後,開始散步。
幸而沿著井之頭線有神田川流過,設有人行步道,我就在這裡走走。行人雖然少,但位在住宅區所以不會有危險。我從高井戶往富士見之丘、久我山、三鷹台走,也曾經走到吉祥寺過。回程再搭電車回到濱田山。不用說,夜晚往都心的上行電車都空蕩蕩的。
久我山站附近稍微隆起的台地上,有一間小神社。沿著石階上去是本殿,我會在那裡合掌拜拜。那當下,感覺內人就在身旁似地。
出門散步,或搭電車散步,或早晨泡溫泉……身為自由業很幸運,可以盡情地「一人遊」。我也不會在電話上長談,因此一整天,除了宅配的先生和超市的收銀小姐之外,沒開口說話的日子很多。
舊書店老闆會數落我:「你這樣不行,要多跟人講話,才不會癡呆。」因此,我每週會跟熟識的編輯們喝一次酒。在我看來他們都是兒孫輩的世代,跟他們聊天時覺得自己也變年輕了。而開心暢談是最完美的下酒佳餚。
對了,自由業還有一個好處:不必跟討厭的人喝酒。要喝只跟親近投合的朋友喝,沒有壓力,快樂地喝,這或許是最棒的健康法則。(《文藝春秋SPECIAL》二○一○年冬號)
(本文摘錄自川本三郎著,《然後,明天繼續下去》,新經典文化出版)
2018/04/26
此文對你有幫助嗎?50+全站免費,但需要您的贊助,支持好內容製作
→https://pse.is/3hg64d
追蹤50+FB
→https://pse.is/58arq5
加入LINE
→https://fiftyplus.pse.is/4yt2s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