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師解惑:吃膠原蛋白,真的可以補膠原蛋白嗎?
補充膠原蛋白,這樣做才對!
文/蔡正亮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吃膠原蛋白可以補充身體流失的膠原蛋白嗎?
事實上,膠原蛋白(Collagen)不是神奇的蛋白質,而是我們身體中再普遍不過的一種蛋白質。它是哺乳動物含量最高的一種結構性蛋白質,約占人體總蛋白質的1/3(註1)。膠原蛋白具有高度的彈性張力,主要負責維持細胞間質正常的功能,因此,膠原蛋白多出現在皮膚、骨骼、肌腱、關節、血管的結締組織當中。一般來說,人體的膠原蛋白,會隨著年紀增長而降低體內的製造量,許多皮膚研究科學家認為,「膠原蛋白的合成量減少是導致肌膚老化的因素之一」。
那麼是否「吃膠原蛋白」就等於「補充身體的膠原蛋白」?有關這個飲食迷思,如果從「蛋白質結構」與「消化生理學」的角度來解釋,恐怕答案是讓人失望的。
膠原蛋白是大分子3D結構的立體蛋白質,不論來自日常飲食或保健食品,吃進身體後,會在人體各種消化酵素的存在下,將膠原蛋白分解成「小分子片段」(如短鏈胜肽)或個別胺基酸,而失去了膠原蛋白原有的複雜結構。
目前僅有少許研究指出,補充膠原蛋白後,可以增加血漿內某些特殊胺基酸的含量,如「羥基胺基酸」、「羥基甘胺酸」等。這些特殊的胺基酸雖然是膠原蛋白所需的原料之一,不過,人體的膠原蛋白的來源,都需要身體重新製造。製造量的多寡取決於真皮組織的纖維母細胞。膠原蛋白製造量與個體的基因、體質有關,而年齡老化會讓「纖維母細胞」製造膠原蛋白的效率下降。
額外增加膠原蛋白的攝取,是否可以增加身體膠原蛋白的生成,目前並沒有科學證據支持。因此「吃膠原蛋白」等於「補充體內的膠原蛋白」,是錯誤的飲食迷思。
你可以這樣做:
大家不需特別補充膠原蛋白的保健食品,因為其效用,多半是業者誇大其詞的宣稱。同時,也不需要多吃富含膠質的食物,因為這些膠質所含的胺基酸(脯氨酸、甘胺酸等)是非必需胺基酸,一般常見的食物,如全穀類、豆類、奶類、肉類、海鮮類等都含有這些胺基酸,特別是奶類、蛋類及一般肉類,含量更為豐富。只要維持正常作息及飲食均衡,並確保攝取富含維他命C的蔬菜水果,就可以維持良好的營養狀況,幫助身體製造膠原蛋白。
本文摘錄自蔡正亮著,《營養師教你不用怕:用實證科學破解27個常見飲食迷思》,遠流出版。
2018/04/02
此文對你有幫助嗎?50+全站免費,但需要您的贊助,支持好內容製作
→https://pse.is/3hg64d
追蹤50+FB
→https://pse.is/58arq5
加入LINE
→https://fiftyplus.pse.is/4yt2s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