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做家事的時間省下來享受生活:不費力廚房整理提案
用這種方式,不費力的把廚房變美變乾淨。
文/鈴木尚子 圖/《我的廚房美學收納提案134》奇光出版
吃完飯就要收拾。每天都很忙碌的廚房,一個不留神很快就會變得髒兮兮。因此,每日的清潔是非常重要的事。這個講座要教大家輕鬆卻非常有效的清潔祕訣。
油、水、黴菌、灰塵等,廚房的髒汙來自四面八方。對症下藥,讓廚房每天都閃閃發亮。
了解汙垢和清潔劑的種類
一聽到「清潔廚房」,應該很多人會帶著厭惡的表情說著「討厭」或是「不擅長」,腦海裡浮現的恐怕都是黏答答的排油煙機和滿是焦汙的瓦斯爐。
汙垢剛沾上時很容易就可以去除,放置愈久愈頑強。
為了避免形成頑強的汙垢,下面教大家如何簡單做好每日清潔。只要有了基本知識,做好每日清潔,就算面對頑強的汙垢也不用擔心。
首先必須了解汙垢也有種類,也就是「性質」之分。油、次氯酸鈣、菌(黴菌)、灰塵等,這些混在一起形成廚房的汙垢,但最主要的來源還是油。做菜時四濺的油、食品的油脂、手上的油垢等,這些黏稠的汙垢在性質上屬於「酸性」。
相對於此,次氯酸鈣、肥皂泡沫、水漬等屬於「鹼性」。次氯酸鈣如果放著不理則會石灰化,變成硬梆梆的汙垢。
黏滑的菌(黴菌)基本上只要用水清洗就可以去除,但酸性和鹼性的汙垢就要用適當的清潔劑才能對付。
針對汙垢選擇適合的清潔劑
大家還記得小時候在理化課上學到的「中和」這個詞彙嗎?酸和鹼混合之後,兩者原本的強度就會減弱,這就是中和。
油汙會氧化(酸化),因此需要鹼性的清潔劑加以中和。次氯酸鈣和肥皂泡沫等鹼性汙垢則需要酸性的清潔劑中和。也就是說,減弱汙垢的強度就容易清潔。
那麼,在眾多清潔劑當中,要如何選擇呢?
首先要確認清潔劑背面所寫的「液體屬性」。包裝上應該都會標明「酸性」、「弱酸性」、「中性」、「弱鹼性」、「鹼性」。商品名稱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要弄錯「液體屬性」。酸性汙垢如果使用酸性清潔劑,就不會有效果。
接下來根據汙垢的程度選擇清潔劑的強度。剛沾上的汙垢選擇中性清潔劑,輕微的汙垢選擇弱酸或弱鹼的清潔劑,頑強的汙垢則選擇酸性或鹼性的清潔劑。
天然清潔劑
鈉倍半、小蘇打粉、檸檬酸、醋等天然清潔劑也非常受歡迎。如果是原本就沒有什麼汙垢的廚房,用來當作日常清潔之用,這些天然清潔劑就已經非常足夠。如下圖表所示,雖然是天然的清潔劑,但也分為像鈉倍半這強鹼性的清潔劑,和如檸檬酸、醋等強酸性的清潔劑。就算同為液體,含有介面活性劑的合成清潔劑具有較強的清潔效果。
因此,如果汙垢累積變得很難清理,那麼使用合成清潔劑是比較聰明的作法。總之,準備各種不同屬性的清潔劑,就可以對付各式汙垢。
確認清潔劑的液體屬性
首先確認包裝上一定會標明的「液體屬性」。如果現階段沒有什麼汙垢,那麼推薦使用「鈉倍半」(弱鹼性)和「檸檬酸」(弱酸性)。如果無法有效去除汙垢,就使用「碳酸氫鈉」(鹼性)或合成清潔劑等,提高清潔的強度。
※小蘇打粉(弱鹼性)也不錯,但會留下白色粉末,所以我不喜歡使用。
食器餐具的收納方法
如何在不移動任何東西的情況下輕鬆拿取食器是勝負的關鍵!
1. 利用塑膠盒收納,碗盤更容易拿取
固定的收納櫃當作餐櫃使用。由於深度深,放在後面的食器很難拿取,因此放入塑膠托盤和附把手的盒子收納,可以整個抽出來。盤子直立放在Nitori的碟架上收納,方便拿取。尾崎千秋(尾崎千秋,東京)
2. 開放式收納只需要一個動作
每天早、中、晚餐和烹調時最常使用的就是湯匙類。這些使用頻率高的湯匙類直接放在餐桌和廚房之間方便拿取的地方。只要一個動作,就連孩子也可以拿到。製作涼拌菜的時候,有時也會請孩子們拿湯匙來幫忙。(宇高有香,神奈川)
3. 收納客用筷子,方便選擇
客用的筷子一雙一雙分別放入用手巾製作的袋子裡收納。如此一來,無論有多少種筷子,使用時都不需要猶豫。另外,直接拿出來讓客人自己選擇,意外獲得大家歡迎。(Mikichie,東京)
4. 不需移動,就可以將洗碗機的碗盤歸位!
家裡使用的是大型洗碗機,早上將烘乾的碗盤歸位也是一件工程。平常使用的碗盤放在洗碗機正上方的雙層架上,歸位時一步也不需要移動,既省時又輕鬆。(宇高有香,神奈川)
5. 餐具的收納既與室內裝潢搭配,收拾和擺放也很輕鬆
從上層開始分別收納杯子、筷子、餐具、烹調家電等。這個櫃子剛好位於洗碗機的後面,只要轉身就可以把洗好的碗盤歸位。另外,使用餐具的時候,連同裝餐具的籃子一起拿上桌,各自拿取自己的餐具,省去幫每個人放餐具的時間。籃子與地板的顏色搭配,與室內裝潢融為一體。(若林弓子,大阪)
6. 如何在沒有抽屜的櫃子裡收納餐具
我們家的餐櫃沒有抽屜。我煩惱了很久該如何收納餐具,結果決定連小抽屜一起放進去收納。包括客用的食器在內,所有食器都放在這裡。分門別類,平常不需要翻箱倒櫃就可以找到要用的東西。(中嶋廣美,山形)
鍋子‧烹調器具的收納方法
愈是龐大笨重的東西收納愈要簡單,方便拿取。
1. 廚房用具集中放在水槽和洗碗機下方
包括食器在內,我會將所有廚房用具都放進洗碗機清洗,使用前再用清水沖一下。在水槽附近使用的器具統一放在水槽下,重點是一個動作&看得見。利用檔案盒收納鍋具,一個檔案盒放一個鍋子和蓋子。這樣就不需要彎腰,只要一個動作就可以輕鬆取出。另外,檔案盒高起來的部分朝前,這樣鍋子就不會碰到排水管,使用更方便。在百元商店購買的層架用來擺放經常使用的鋼盆和濾網,又可以隔出擺放砧板的縫隙,一舉兩得。同時嚴格挑選小的廚房用具,收納時注意只要一個動作就可以拿取。所有東西集中擺放可以縮短動線,做起事來更順暢,還可以節省做家事的時間。(十熊美幸,新潟)
2. 每天使用的鍋子有專屬VIP座
每天都使用的鍋子只有放在這裡的這一些。正因為經常使用,所以購買自己真正喜歡的鍋具,收納時不疊放,而是放在專屬的VIP座小心使用!就算再疲憊,只要鍋子能夠立刻取出,就可以降低烹飪難度。而不方便拿取的櫃子深處,則放調味料的存貨以及吃火鍋用的攜帶式瓦斯爐。(小川沙織,神奈川)
3. 水槽下收納的鋼盆,比起外觀更重視使用頻率
我以前依照大小收納柳宗理的鋼盆和濾網。然而,我經常使用第二大鋼盆,拿取和放回都很麻煩,有時甚至乾脆就不放回去了……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改為根據使用頻率擺放,做起事來就輕鬆多了。小鋼盆也有一定高度,不需彎腰就可以直接拿取。(植田洋子,東京)
(本文摘錄整理自鈴木尚子著,《我的廚房美學收納提案134:從規畫到改裝,從巧思到好物,從個人風格到清潔整理,日本人氣生活規畫家親授,打造更理想舒適的生活方式》,奇光出版)
2018/02/09
此文對你有幫助嗎?50+全站免費,但需要您的贊助,支持好內容製作
→https://pse.is/3hg64d
追蹤50+FB
→https://pse.is/58arq5
加入LINE
→https://fiftyplus.pse.is/4yt2s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