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FiftyPlus
50歲後還不錯!用新的方法,創造自己的理想老後
【林黛羚專欄】老後同居的多元想像,日劇《家族的形式》
下一篇

【林黛羚專欄】老了以後搬去鄉下住,我適合嗎?

【林黛羚專欄】老後同居的多元想像,日劇《家族的形式》

決定同居成員的不再是血緣,而是愛。

文/林黛羚 圖片來源/翻攝自TBS電視台

不知道你有沒有看過日劇《家族的形式(家族ノカタチ)》,原本以為它只是一部把阿部寬《熟男不結婚》再添加一點現代元素的單身男女變結婚的傳統日劇,但後來卻發現它所要探討的內容更廣更深,同時也觸碰到我一直很有興趣的「老後跟誰住」的議題。

在《家族的形式》一片,居住的形式一直在演變。女主角葉菜子(上野樹里飾)住在男主角大介(香取慎吾飾)樓上。兩人的家都是屬於樓中樓的形式。一開始,大介的爸爸就帶著乾兒子、大介素未謀面的乾弟浩太,來找大介同住,乾弟的親生母親在東京租屋打工。葉菜子的媽媽因故也跑來跟女主角住,為了增加生活收入,她也在家兼職教鋼琴(因此鋼琴遠從老家被送到葉菜子家)。大介的爸爸十分好客,因此大介一樓的起居空間及大中島,就成了爸爸招待三五好友的理想地。

後來經過劇情一系列的演變,大介的父親過世、大介與葉菜子結婚,最後發展出來的居住形式,變成樓上、樓下的戶名都掛上永里熊谷(夫妻倆的姓氏),樓下主要是大介與浩太同住。浩太的親生母親,平日住在護理學院宿舍,週末到大介家借住時,大介就到樓上與葉菜子同住。 葉菜子的母親,每週會選一兩天從老家搭火車到東京,教大介乾弟鋼琴,則是住在葉菜子的客房。至於會定期拜訪、卻沒有住宿過夜的,是大介父親的老同學,定期當浩太的家教老師。

根據家中人口組成,調整居家隔局

稍微整理一下,我歸類出一個表格,可以分類出居住的形式:分為主要人(也就是每天住在這裡的)、常住(某特定時間同住者)、偶爾住及單純定期拜訪者。而且葉菜子與大介雖然是夫妻關係,卻不一定按照傳統要住同一個屋簷,既是伴侶、也是鄰居、也是好友。這樣穩定、互相支援的關係,其實是很可以維繫到老後的。透過這樣的表格,你也可以分析出你的居住型式,並推演出你的居家格局要怎麼規劃。

【林黛羚專欄】老後同居的多元想像,日劇《家族的形式》_img_1

當然,劇末只是呈現該階段暫時的居住形式,之後也會隨時間而有所演化。

題外話,裡面有個橋段所討論的內容算蠻鼓勵我的。男主角大介(香取慎吾 飾)在女主角告訴他一個沈重的內心話後,而開始刻意躲她。他的行為被爸爸(西田敏行 飾)留意到了,大介對他爸辯解,「因不曉得怎麼開口、怕說錯話會傷害別人,所以選擇逃避。」 我也有這樣的經驗,一位在台灣東岸因採訪而變得投緣的朋友,雖然只有碰面過兩、三次,卻感覺她像是認識多年的姊妹,一切盡在不言衷。但在最後一次碰面快結束時,她透漏了自己得了無法逆轉的病。之後幾次打開信箱想寫信問候,但每每打了幾行字就決定刪信。但劇中大介父親後來說,「別人因為信賴你,而把自己的內心秘密告訴你。之後,你怕說錯話傷害對方,與之保持距離、甚至逃避對方,這反而造成傷害。」

決定同居對象的不是血緣,而是愛

回到居住的形式。目前我所接觸到,沒有血緣跟婚姻關係,卻決定一起住、共享房屋產權的組合的,有「同學類型」的:五個國小同學,感情都很好,一起長大,成家立業後也事業有成,四十歲之後決定共蓋一棟公寓。有「同事類型」的:四個好同事,剛進公司都是同一部門、同一職等,後來有人升官、有人離職,但大家仍舊保持聯繫,雖然之間有三個同事結婚,但其中一個離婚,最後決定買同一棟公寓的同一層樓,兩個已婚、兩個單身,住在同一層樓,也可以相互照應。

另外在某次住家採訪,某位屋主透露到她的單身友人(年約五十多歲),與男同志共買房產共住。友人是異性戀,兩人之前偶爾有各自交往的對象,但目前都因工作忙碌而單身。「與男同志住的好處是,他不但可以像好姐妹一樣一同聊天、假日可以一起去逛街,遇到換燈泡、管線、遙控器等的問題,他也知道要怎麼修。」與男同志一起同住屋簷下,友人可是大推。

其實,更多不同的案例可說不勝枚舉。剛剛才看到一則新聞,愛爾蘭兩個年過八旬的異性戀好友,決定結婚同住,可藉此互相照顧、結婚也可以避免一方過世時,房子過戶時所產生的鉅額遺產稅。

不像以前,要跟誰住,好像都得透過結婚、親戚關係才能夠決定,要不然就只能單身。近年以來,選擇跟誰住的彈性越來越高,但主要還是幾項原則:經濟能力要雷同(或者其中一方要有能力支援另外一方)、價值觀相近且有穩定深厚的友誼、願意互相花時間陪伴對方等。說穿了,就是要能夠愛對方,這個愛,已經從以前單純的婚姻之愛、親人之愛,擴展到友誼之愛罷了!


 

2017/12/28

此文對你有幫助嗎?50+全站免費,但需要您的贊助,支持好內容製作
https://pse.is/3hg64d

追蹤50+FB
https://pse.is/58arq5

加入LINE
https://fiftyplus.pse.is/4yt2sf

下一篇

【林黛羚專欄】老了以後搬去鄉下住,我適合嗎?

50+學院

50+熟齡美妝工作坊:掌握關鍵減齡彩妝技巧
  • 中山藏藝所6樓集會室

  • 2024/03/06 ~ 2024/03/13

50+聲音表達工作坊進階班第4期
  • 台北市

  • 2024/02/29 ~ 2024/04/11

50+生命寫作工作坊 基礎班第12期
  • 中山藏藝所2樓展演區

  • 2024/02/27 ~ 2024/04/02

【50+學院╳享象】熟齡踢踏舞初階班第7期
  • 享象表演藝術場館

  • 2024/02/20 ~ 2024/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