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FiftyPlus
50歲後還不錯!用新的方法,創造自己的理想老後
很像但不一樣,長照險、類長照險與殘扶險,應該怎麼選?
下一篇

該省的當然要省,50+族群聰明報稅法

很像但不一樣,長照險、類長照險與殘扶險,應該怎麼選?

提前規劃長照保險,老後生活靠自己!

文/劉嫈楓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保險業界鎖定「失能」、「失智」老化症狀所設計的「長照保單」,又衍生為「殘扶險」、「長照險」和「類長照險」三大類保單類型。近期出現的「殘扶險」其實是參考「勞工保險」中失能給付的規定,只要是疾病或意外而導致達1~11級的殘廢,都能獲得理賠。不論解說保單內容或是後續的理賠,都較無模糊空間。

許多人怕老,其實怕的不是「老」本身,而是「病」。

根據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會調查,倘若有一天需要人照顧,不管住進專業養護機構,或是仰賴家人照顧,平均每個人長照費用約二至三萬元。老後生活想怎麼過,現在起,不能不想!

對許多人來說,選購一張「長照保單」,讓自己萬一失能後,還能給付看護費用,是替自己未來建立保障最常見的方式。

只不過,保險業界鎖定「失能」、「失智」老化症狀所設計的「長照保單」,經過十多年後,又衍生為「殘扶險」、「長照險」和「類長照險」三大類保單類型。看起來有些相似,實際價格、項目卻又不相同。

到底,這三種保單的重點差異為何?如何可以用最合理的價格,找到最符合自己需求的保險?

長照險:針對「失能」、「失智」 依據「狀態」理賠

針對「失能」、「失智」二大症狀所推出的長照險,理賠的依據是生活自理能力的有無」來判斷是否理賠。

長照險看失能或失智的狀態,分為「生理功能障礙」,6項中包括進食、移位、如廁、沐浴、平地移動、更衣,符合3項障礙即可理賠。另一種是「認知功能障礙」,依病患能否辨識時間、場所、人物,有2項無法清楚辨識,就可獲得理賠。

雖然早在1996年,保險業界就推出「長照險」,但願意購買長照險的民眾,整體比例依舊不高。截至去年,購買「長照險」有效保單累積僅有60萬件。永達保險經紀人公司業務協理林佳儀指出,雖然長照險推出許久,民眾購買意願、保險業界銷售熱度都不高,原因在於主要以「巴氏量表」作為理賠依據的長照險,認定困難。

富邦人壽副總廖運宏指出,不像日本「介護保險」,承保、認定、理賠都由公部門承作,民眾的信任度較高,台灣保險業界推出的長照險面臨銷售不如預期,最大因素之一,除了缺乏第三方認定機構,保戶擔心各家醫生認定標準不同,擔心會理賠不成;保單給付條件也過於抽象。

類長照險:只理賠特定傷病,確診就理賠

除了長照險之外,另一種常被業界稱為「類長照險」的「特定傷病保險」,不像長照險理賠重點在於失能、失智的判定,只要罹患保單所列舉的疾病就能獲得理賠。

林佳儀表示,「特定傷病保險」時常被歸為長照相關保險產品,但實際上,這類保單的理賠邏輯,和過去大眾較為熟悉的「重大疾病險」相似,是依據罹患特定病症,來判斷理賠。在「重大疾病險」選擇的是癌症、心肌梗塞、腦中風等七大病症,而「特定傷病險」各家業者的保單設計,再增列特定疾病。

因為一般人上了年紀易出現的腦中風、癌症在列,因此會有民眾選擇此險作為保障。然而,「特定傷病保險」理賠認定病症雖然相對明確,「不過列明特定疾病,就像設好標靶,雖然清楚不一定射得中,誰曉得自己究竟會生什麼病呢?」林佳儀表示。

因此,民眾擔心未來若面臨失智、失能,卻又非保單所認定傷病,就無法獲得理賠,成為不少民眾接觸「類長照險」最大的疑慮。因此,最適合購買「類長照險」的族群,是有家族病史、特定病症罹患率較高的保戶。

殘扶險:依照殘等級認定  保費較低

近期出現的「殘扶險」,理賠關鍵在於「殘廢與否」,因此只要是疾病或意外而導致達111級的殘廢,都能獲得理賠。

「殘扶險」的依據,是金管會針對殘扶險所規定的分類,各家保險公司殘扶險雖然略有不同,但大致都不脫此標準。殘扶險所規定的殘廢11級79項分類,其實是參考「勞工保險」中失能給付的規定。雖然殘扶險才出現不久,但勞保中的失能給付早已推行許久,也累積足夠理賠案例。不論解說保單內容或是後續的理賠,都較無模糊空間。

業界對殘扶險的理賠通常是,符合1~11級殘廢先獲得一筆一次性給付的殘廢保險金。符合1~6級殘廢者,可再依嚴重程度,領到定期給付的殘廢生活扶助金。1~11級殘廢等級,數字愈少,表示殘廢狀況愈嚴重。

很像但不一樣,長照險、類長照險與殘扶險,應該怎麼選?_img_1

看懂保單重點,自己的長照自己顧

瞭解不同保單的項目後,挑選保單還有哪些該留意的重點?

消費者購買保險的心理預期,都是希望一旦面臨失能失智,或需要照護的狀態時,預先購買的保險能夠提供理賠,支應當下的狀況。因此,國泰人壽商品部協理涂薏如建議,不論選購殘扶、長照或是類長照保單時,要特別注意:

一、有豁免保費機制嗎?

所謂的「豁免保費」,是指當要保人、也就是付錢買保險的人,不幸發生身故、1~6級殘廢、重大疾病或重大燒燙傷等任何一種狀況,就可不必再繳保費,但保單持續有效。

市面上不是每張保單都有豁免保費條款,建議可事先詢問,選購具有豁免保費的保險商品。

二、留意給付期時間

根據衛福部統計資料,失能者平均需要的看護時間約7.3年。一旦失能或失智後,保單給付期最好超過10年。此外,目前的保單給付期,分為一年、半年、一季、單月的頻率給付,最好的方式給付頻次越短越好。例如,人倘若失能需要照護後,不論聘請外籍看護,或是送到安養照護機構,每月都要固定開銷支出,因此選購保單產品時,最好是能夠按月支付理賠金,才能符合需求。

三、身體不佳,可能無法承保或加價

50+來到了人生不同階段,身體多少小有病痛,加上照護家中長輩的經驗,因而特別關心長照相關保單。但涂薏如提醒,熟齡族群年紀增長後基礎代謝率降低、飲食習慣的改變,開始面臨三高、肥胖等慢性病。如果身體健康狀況不佳,選購殘扶險、長照險,有可能面臨保險公司拒保,或是部分項目必須加費,保險公司才願意承保的情形。

即使知道提前規劃長照保障,但隨著資金的運用,人生階段的重點不同,很多人到年近中年才意識到長照保險的必要,但50歲才買還來得及嗎?

磊山保險經紀人公司業務副總陳宣仲表示,50+族群身體開始出現小病小痛,加上正照護家中父母、長輩,對老後生活有更明確的參照,對長照保險的關注度也大幅提升。如多數保單的購買原則,「殘扶險」、「長照險」、「類長照險」,也是愈早買、保費越低,但多數人都是從壽險、醫療險等基本保障購買後,才有餘裕思考長照險的規劃。

他建議,若手中資金有限,可從保費較為便宜的殘扶險購買,若有餘裕,再逐步規劃購買,完善長照保護網。

2018/05/10

此文對你有幫助嗎?50+全站免費,但需要您的贊助,支持好內容製作
https://pse.is/3hg64d

追蹤50+FB
https://pse.is/58arq5

加入LINE
https://fiftyplus.pse.is/4yt2sf

下一篇

該省的當然要省,50+族群聰明報稅法

50+學院

50+熟齡美妝工作坊:掌握關鍵減齡彩妝技巧
  • 中山藏藝所6樓集會室

  • 2024/03/06 ~ 2024/03/13

50+聲音表達工作坊進階班第4期
  • 台北市

  • 2024/02/29 ~ 2024/04/11

50+生命寫作工作坊 基礎班第12期
  • 中山藏藝所2樓展演區

  • 2024/02/27 ~ 2024/04/02

【50+學院╳六號實驗室】熟齡當代舞課第15期
  • 六號實驗室當代舞蹈藝術學院

  • 2024/01/19 ~ 2024/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