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遊學!
遊學不是年輕人的專利!50歲以後第一次去遊學,哪些國家、課程最好入門?在心態上,有哪些需要調適之處?本專題提供入門守則,以及一些嘗試過的遊學的讀者故事,讓你跨出遊學的第一步:我們不是因為年輕才去遊學,而是因為遊學才變得年輕!
-
LOVE!打造想住一輩子的家
老後的家如何住得舒適?現在的家,應該做些優化。本專題整合專家說法,提出必要的4個原則「LOVE」,它們分別代表了:L (Light) 採光、O (Optimize) 完善、V (Visual) 視覺、E (Ease) 省力。透過重點的部署,打造適合50後身體機能與心情的舒服小窩。
-
顛覆老後
「老」這個字連結的刻板印象,到底是怎麼形成而毒害大家的?本專題告訴你:你對老的印象,早就過時了!本專題提供好幾個「顛覆」的故事:有人70歲才遠征南北極、50後才學街舞、有人自願去住安養院……透過這些顛覆提案,你會打開眼界:老後的快樂是各式各樣的,端看你怎麼想。
-
美好的告別
人生的際遇各異,但共通點就是:我們必然會死亡。所以,大膽直視吧!人過中年,父母、親友乃至我們自己,都離死亡愈來愈近了。如果想要善終、不造成家人負擔,需要哪些提前部署?本專題從預立醫療、預立遺囑、遺物處理乃至如何面對過世親人的哀痛,從理性到感性介紹死亡該做的功課。如果人生終要告別,可以讓它盡量是美好的。
-
省力照顧
有照顧長者經驗者便知:照顧很累,是一場長期的身心之仗。大家能幫忙的有限,但是能省力的部分就盡量省吧。本期介紹如何運用智慧輔具提升家中安全、甚至可帶著坐輪椅的父母去旅行。如要替自己省力,則有「家事代行」服務,家事不操心!希望透過此專題介紹的科技服務,替你省下些休息的空間。
-
50後的自得其樂
50後的快樂,不依賴別人,自己找最踏實!本專題訪問豁達的譚敦慈、黃越綏,學習不過度在乎他人看法的生活態度與生活小確幸;男性代表則是時尚老人林經甫、自建山屋李家維,找到一個人的樂子與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