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宏義專欄】別怕腦袋不好使!大腦彈性到70歲都還會成長
即使身體變老,你的大腦仍能像年輕人般靈活。
文/徐宏義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大腦認知彈性(Cognitive Flexibility,或稱為大腦靈活性)是人類大腦認知能力裏幾乎是最重要的一項。大腦認知彈性指的是大腦的思考由某一個概念轉移到另一個概念的能力。大腦愈快能由某一個思考模式「換檔」到另一個模式,那麼那個大腦的彈性或靈活性就愈高。
舉實際生活上的例子來說,如你在和幾個朋友聊天,某甲在談世界經濟的演變,某乙突然插進來談起唐詩宋詞和現代詩的比較,如果你能一邊和甲談經濟局勢,一邊和乙談唐詩宋詞,在轉換之間,你都可以接得很順,不會忘記這邊講到哪裏,另一邊又正進行到哪,那你的大腦的彈性是很好的。
我們常看到電視的政論節目上,有時三、四個人同時講話,人多嘴雜的狀況下,看原來主講的人被別人插話之後的反應,你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出來誰的大腦彈性強。有人能在別人忽然插話的情形下,一面回他兩句,然後馬上回來,繼續他原先被打斷的話頭再講下去;也有人在專心講他的話時,沒法去管別人講什麼,對插話進來的人充耳不聞,緊緊抓住他想講的,繼續滔滔不絕下去;還有一種人則當別人搶話時,沒有辦法對搶話的人作出反應,也斷了自己的思緒,變得話講不下去,這個時候話語權老早就被別人搶走了。這種人沒法應付多工的大腦刺激,他的大腦彈性也就相對的低。
另一種缺乏大腦彈性的表現是思想的固定性,對於新的資訊,新的知識沒有辦法吸收,只能守著固有的思考模式,抓著他長久以來的想法,拒絕或無法改變他的思想。以前有人在哥白尼發現地球不是太陽系的核心,太陽才是核心的新學說後,儘管証據確鑿,仍然不相信,還是守著他的舊想法。
這一類的大腦僵化問題,我們在生活上到處都可以看到。政府裏的政策制定者,在新時代,新秩序形成之後,仍然看不懂,依然抓著舊法令,以陳腐的老思想在面對未來的挑戰,結果失去了許多難得的機會,造成社會國家整體的落後,政府處理新科技及新科技帶來的新型態產品或服務的作法,顯示其無法面對新秩序、新觀念所帶來的刺激、挑戰、以及機會,結果輸的是全民以及國家的未來。這個原因,可以歸咎到主事者大腦結構缺乏彈性的根本問題。
大腦彈性的重要性在於它使我們能同時看到事物的多個層面。同樣的一件東西,有人只能粗淺地看到它的形狀,頂多再加上顏色。但另一個大腦具彈性的人,可能除了形狀、顏色之外,還看到了包括材質,質感,價錢,組合方式,軟硬度,承重力等等的細節。能觀察到事物多面向特質的能力,也是屬於大腦的彈性。
喬治城大學人類學博士後研究員Aida Gómez-Robles原來研究的是猩猩牙齒的化石。有一天,她突然驚醒,她了解到,如果她想了解人類的進化史,應該要研究的不是牙齒,而是大腦。她認為,只要她能找出人類大腦有的特性,而這些特性不存在於猩猩的大腦,那麼這些特性有可能就是為什麼人類之所以為人類的特殊之處了。
Gómez-Robles和她的夥伴研究了218個人類以及206個猩猩大腦的磁振造影掃描(MRI Scans)後發現,人類和猩猩大腦的大小都是由基因來決定。但是有一點不同,人類大腦結構強烈的被環境因素左右,也就是說,人類大腦的特殊性在於它的可塑性(Plasticity),以及它能適應各種環境的彈性,猩猩的大腦則觀察不到同樣的可塑性和彈性。
大腦的可塑性來自於人類在出生時,大腦的成長還只是剛開始,出生之後,大腦還在不停的成長變化中。在進化中,人類的大腦愈來愈大,為了讓頭殼能夠順利通過母體的產道生下來,人類必須在大腦還沒長到太大之前,把嬰兒先生出來,然後讓大腦在母親體外,繼續成長成熟,這樣持續的成長造成了人類大腦的可塑性和彈性。
一般成人其實對自己大腦的彈性應該都有基本的認知。如果你是位老師,上課時學生分成好幾組,你來來去去在各組之間指導學生的討論,如果你會忘了前兩、三組的討論內容,進入一組新的討論感覺特別吃力,或者忘了上一輪某一組討論到什麼地方,那你就知道你的大腦彈性是很有問題的。同樣的,在一個聚會中,如果你發現難以同時保持和不同的小圈圈談話,那你的大腦彈性是不足的。
這是成人,小孩就不一樣,小孩子的大腦彈性由出生後就在快速成熟中,到了青春期,大腦彈性還在發育中,一直要到20歲以上,大腦的彈性才會完全成熟,接下來會維持平穩一段很長的時間,到了進入老年期之後,大腦的彈性開始比較大幅度的下降。
許多上了年紀的人,沒有辦法學會怎麼使用電腦,連滑鼠的使用都會覺得困難,不要說電腦,連智慧型的手機都難以駕馭,這都屬於大腦彈性的退化。雖然這個現象非常普遍,然而大腦失去彈性並不是年紀漸長一定會伴隨的狀況,如果有適當的補救作法,大腦彈性是可以長存的。
大腦彈性讓我們能吸收新的資訊,適應新的環境,在今天瞬息丕變,科技的發展以秒計的世界,大腦缺乏彈性會讓我們立刻陷入孤立和隔離之中,會使我們與社會的進展脫節,沒法與時俱進,也會嚴重的影響大腦的幸福感。無法適應新的刺激代表我們的大腦停止成長,難以和環境及他人互動,無法吸收新的知識。這一切,無異於判定大腦的死亡。
反過來說,大腦有彈性,代表新的知識可以被接收,大腦各部門之間的互動與連繫更順暢,你可以更自由的閱讀,與他人互動,繼續成為社會上有貢獻的一份子,而不是變成社會的累贅與多餘的一員。
大腦的彈性是可以保持,甚至提昇的。如果你願意投注努力去加強訓練大腦的彈性,那即使到了耄耋之年,你的大腦仍能像年輕人一般的靈活。
2017/09/08
此文對你有幫助嗎?50+全站免費,但需要您的贊助,支持好內容製作
→https://pse.is/3hg64d
追蹤50+FB
→https://pse.is/58arq5
加入LINE
→https://fiftyplus.pse.is/4yt2sf